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下面是某校园的平面图,上面标记着道路、建筑物以及校园景点等.;1.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基本事实: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能借助刻度尺、圆规等画图工具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会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理解线段的和、差及线段中点的意义,结合线段中点的定义,用“因为……所以……”的方式进行简单推理,弄清“因”与“果”的关系.
5.通过具体情境,提高有条理的思考和用语言表述的能力.;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到墙上,使其不能转动,至少需要2颗钉子.;如图6-1,将细木条看作一条直线,一颗钉子看作一个点,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如图6-2,我们可以用直线上的两点来表示这条直线,记作直线AB或直线BA,也可以记作直线l.;和直线的表示类似,图6-4(1)中的射线记作射线AB,其中点A是射线的端点;图6-4(2)中的线段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也可以记作线段a,其中点A,B是线段的端点.;如何由一条线段得到一条射线或一条直线?;例1如图6-5,已知点A,B,C.
(1)画线段AB;
(2)画射线BC;
(3)画直线AC.;1.如图6-6,从甲地到乙地有三条路,走哪条路较近?;2.在图6-6中,从甲地到乙地能否修一条最短的路?如果能,你认为这条路应该怎样修?;通过实践,人们总结出如下基本事实:;1.如图,以A为一个端点的线段有几条?以B为一个端点的线段呢?
分别用符号表示这些线段.;2.观察章头活动中的学校地图,在勤学路上找一个点,使它到校医院和教职工公寓的距离之和最小,并说明理由.;线段的长短;如图6-8,将长方形纸片折叠,使点D落在射线AB上.此时,如果点D落在线段AB上(不与点B重合),那么线段AD的长度小于线段AB的长度,记作“ADAB”.;例2尺规作图:如图6-9,已知线段AB,在射线A’C’上作线段A’B’,使A’B’=AB.;例3如图6-10,线段AB,A‘B’的长度分别为a,b(ab),用直尺和圆规在射线AB上作线段AC,AD,使得:
(1)AC=a+b;(2)AD=a-b.;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度分别为a,b,你能用尺规作图解释下面的结论吗?
(1)a+ba;
(2)可以找到一个自然数n,使得nab.;如果一个点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那么这个点叫作这条线段的中点(middlepoint).;例4如图6-11,线段AB=16,C是AB的中点,点D在线段CB上,且DB=3.求线段CD的长.;1.估计各图中线段AB与线段BC的长短关系,并用圆规检验.;2.根据题意画图:画直线l,在l上取点A,B,C,并且点B在点A,C之间,AB=2BC.设D为线段AB的中点,写出线段DB,AC的数量关系.;3.如图,线段AB,CD的长度分别为a,b.用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使其长度为2a+b.;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