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化学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 元素教案2025秋[1].pdf
文件大小:1.88 M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7.57千字
文档摘要

课题3元素

本课题包括元素、元素符号和元素周期表简介三部分内容。元素概念是教学难点,因它比

较抽象,而且对于“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中的“一类原子”这一定义,在没有

同位素知识储备时,学生难以理解。理解元素的概念的困难还在于容易跟原子的概念混淆。

元素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因此是本课题教学重点。要求学

生了解元素符号的意义,对于一些常见元素的符号和名称,必须会写、会读、会用。

学生在学本单元之前,并没学多少元素,尚难以理解元素周期律。本课题编写“元素周期表

简介”,目的在于让学生比较早地学会使用元素周期表这个工具。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他们可以

从原子序数查找某一元素的名称、符号、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及确认该元素是金属、非金

属还是稀有气体元素等信息,他们以后的学习提供方便。

第1课时元素及元素符号

【素养目标】

1.了解元素的概念,统一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认识。

2.了解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学会元素符号的正确写法,逐步记住一些常见的元素符号。

3.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知道它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能根据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

中找到指定元素和有关该元素的一些其他信息。

4.通过微观想象、分析、讨论、对比,认识到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发生变化而元素不发生变

化。

5.进一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结构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元素的概念。

2.元素符号。

【教学难点】

1.元素符号的含义。

2.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课前预习】

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的意义: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这种元素的一个原子,有时还能表示一种物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化学元素打交道,吸入的空气中含有氧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水中含

有氧元素;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中也含有氧元素……含有氧元素的物质很多,可见元素是组成物

质的基本成分,那么什么叫元素呢?本课题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元素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知识点1元素

[课件展示]介绍几种原子

质子数6中子数6

碳原子质子数6中子数7碳元素

质子数6中子数8质子数8中子数8

氧原子质子数8中子数9氧元素

质子数8中子数10

我们把质子数都是6的一类原子叫作碳元素,而质子数都是8的一类原子叫作氧元素等等。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思考]怎样区分氢元素和氧元素?

[归纳]元素的种类是由核内质子数决定的。也就是说质子数不同,元素的种类就不同。例:

所有核电荷数8的氧原子总称氧元素,所有核电荷数1的氢原子总称氢元素等等。

(2)特点: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1

那么在用元素描述物质的组成时,只能说该物质由几种元素组成,而不能说该物质由几个元

素组成。

(3)元素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要点提示:

①元素是以质子数(核电荷数)标准对原子进行分类的,所以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②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不一定相同。

【特别提醒】

元素是一类原子(质子数相同的原子)的总称;只表示种类,不论个数,是宏观概念。原子

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有数量含义。

[过渡]物质的种类很多,但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并不多,到目前止,发现的元素种类仅

一百多种。它们在地壳中的含量分别是多少呢?

[分析]在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几种兀素的顺序:氧、硅、铝、铁。

[图片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