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物理新教科版八年级上册2.2.运动的描述教案2025秋.docx
文件大小:84.95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3.3千字
文档摘要

1

2.运动的描述

第1课时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根据物体运动路线把运动进行分类.

2.知道描述运动必须要有参照物,学会根据具体情况选取参照物.

3.能用事例解释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生活中物体的运动情况和教科书中的图片,来认识机械运动及其分类.通过讨论交流知道选定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的方法.

[素养目标]

让学生知道探寻物质世界的奥秘,要从研究物质的运动开始,而研究运动,要从最简单的机械运动开始学习,形成学生对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用参照物来确定物体的运动,认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参照物的概念;能选择参照物描述物体的运动状态.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播放歌曲《红星照我去战斗》的MTV,并将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定格在画面中.

设疑:“小小竹排江中游”我们是看见过的,那“巍巍青山”怎么会两岸走呢?此问题不用学生回答,只用此引入课题.

[进行新课]

一、运动的分类

教师讲解:我们日常所见到的物体运动大都是机械运动,运动的特点都是物体位置随时间不断的发生改变,从一处到另一处,并经过一定的路线.根据运动路线的情况,可把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二、参照物

复习:什么是机械运动?

生: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师根据机械运动的定义,物理学上首先用物体位置的变化来描述物体的运动.

播放列车开动的视频.提问:你看到了什么?

生:看到一列火车在动,实际上不是这列火车在动,是另一列火车开动了.

提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

学生讨论交流,回答.

设疑:怎样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做课本23页的实验探究:动与静.并回答实验中所提的问题.

总结:判断物体是否运动和如何运动,首先要选一个标准物,这个标准物叫做参照物.

师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是运动的.

提问:在视频中对于火车,人眼产生错觉的原因是什么?

提问:歌词中所唱的“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是怎么回事?

师有了参照物,不但可以判断物体是否运动,还可以判断物体是如何运动的.以火车为例,可说明火车是向哪个方向运动的.

生:列举身边的物体运动或静止的事例,并用参照物的概念解释如何判断它的运动情况.

师参照物的选择应根据需要的方便来确定.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把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做参照物;在这种情况下,参照物可以略去不提.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学生实验:器材是两个矿泉水瓶,一根吸管还有水.

2

运动的描述1

运动的描述

1.参照物

实验内容:在一瓶中灌满水,盖紧瓶盖,并在瓶盖上扎一个洞,插进一个吸管.让两位学生一人拿一个瓶子,要求在行走的过程中将瓶中的水,加入到空瓶中.

提问:以空瓶子为参照物,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学生回答.

总结: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以及它的运动情况如何,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播放高空花样跳伞的视频.

提问:如何判断运动员的运动情况?

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表演同步卫星与地球间的相对运动关系.

一位学生自愿当地球,而让另一位学生当同步卫星,然后,两人很有默契的转了起来.

[教师结束语]

运动是个普遍现象.然而我们通常又说有的物体是运动的,有的物体是静止的,那是因为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而言,当这个被研究的物体与选取的参照物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化了,那么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变化,则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物体的运动有快慢,用速度来表示物体的运动快慢.

【课后作业】

定义: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

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特点: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选取的参照

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不一定相同.

(1)不要将研究物体的本身选作参照物.

选(2)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择

(3)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

作参照物.

2.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

定义: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

3.速度,用公式表示

定义式速度=,

单位及换算关系:m/s、km/h、1m/s=3.6km/h.

第2课时快与慢

【教学过程】

1.怎样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学校的运动会上,田径赛跑正在进行,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让两学生分角色来作判断.

(1)假如你是观众,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

学生回答:看谁跑在最前面.

(2)假如你是裁判,你怎样判断谁跑得快呢?

学生回答:看谁先到达终点.

老师总结:上面的从两个不同角度来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都是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