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高电压技术练习题(含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
1.电气设各的“油-屏障”绝缘是以()介质为主体的组合绝缘
A、液体
B、气体
C、固体
D、固体和气体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油-屏障”绝缘是以液体介质(油)为主体的组合绝缘,同时包含固体介质作为屏障,共同构成绝缘结构,所以主体介质是液体,答案选A。
2.下列的仪器及测量系统中,不能用来测量冲击电压的是()。
A、球隙
B、分压器—峰值电压表
C、分压器
D、静电电压表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静电电压表一般用于测量直流电压或较低频率的交流电压,其响应速度相对较慢,不能很好地测量冲击电压。球隙可用于测量高电压,能对冲击电压进行测量;分压器—峰值电压表可通过分压器与峰值电压表配合测量冲击电压;分压器可作为测量冲击电压的一部分,与其他测量设备配合使用来测量冲击电压。
3.在交压器绕组的波过程分析中,单相绕组未端短路,首端进波后最大电压值达到(,倍入射波电压。
A、1.9
B、1.6
C、2
D、1.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当单相绕组末端短路,首端进波后,根据相关理论分析,最大电压值会达到大于1.4倍入射波电压。
4.在电力系统内,由于操作失误或故降发生之后,在系统某些部分形成自振回路,当自振频率与电网频率满足一定关系而发生谐振时,引起的过电压持续时间(
A、较短
B、较长
C、有很长周期性
D、不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谐振过电压持续时间较长,因为在谐振状态下,自振回路持续存在能量交换,使得过电压现象持续。
5.在变压器绕组的波过程分析中,单相绕组末端开路,首端进波后最大电压值达到()倍入射波电压。
A、2
B、1.9
C、1.4
D、1.6
正确答案:B
6.雷击杆塔引起的线路绝缘闪络称为()
A、击穿
B、直击
C、绕击
D、反击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雷击杆塔时,雷电流通过杆塔入地,使杆塔电位迅速升高,此电位会反击到导线上,引起线路绝缘闪络,这种闪络称为反击。而击穿通常是指电气设备的绝缘被破坏;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中物体;绕击是指雷电绕过避雷线击中导线等,均不符合题意。
7.以下气体中,相对耐电强度最低的是()。
A、氮气
B、空气
C、六氟化硫
D、氟利昂
正确答案:B
8.在输配电设备中,最容易受雷击的设备是()
A、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B、输电线路
C、变压器
D、母线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输电线路是最容易受雷击的设备。因为输电线路分布广泛,处于露天环境,直接暴露在大气中,遭受雷击的概率相对较高。而变压器、断路器和隔离开关通常安装在变电站等室内或有一定防护设施的地方;母线一般也在室内配电装置中,相比输电线路,它们受雷击的可能性较小。
9.屏障对油间除的工频击穿电压的作用()。
A、提高不显著
B、有显著的提高
C、有时会降低
D、没有作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在油间隙中设置屏障,能够改变电场分布,使得电场更加均匀。均匀的电场有助于提高油间隙的工频击穿电压,相比没有屏障时,有显著的提高。
10.()不属于提高液体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
A、清除杂质
B、注意防潮、防尘
C、改进电极形状,使电场尽可能均匀
D、增加气压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提高液体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有清除杂质、注意防潮防尘、改进电极形状使电场均匀等。增加气压主要是针对气体介质提高击穿电压的方式,而不是液体介质,所以不属于提高液体介质击穿电压的方法是增加气压。
11.当线路在冲击电压作用下产生沖击电晕时,电压波的波速将()
A、增大
B、减小
C、保持不变
D、变化不定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线路在冲击电压作用下产生冲击电晕时,导线周围形成导电性能较好的电晕套,相当于增大了导线的有效半径,使线路的波阻抗减小,而电压波的波速\(v=\frac{1}{\sqrt{LC}}\),其中\(L\)为电感,\(C\)为电容,波阻抗减小会导致电容增大,从而波速减小。
12.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的出现为特征。
A、光游离
B、热游离
C、碰撞游离
D、表面游离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先导通道的形成是以热游离的出现为特征。热游离是气体放电过程中产生大量自由电子和离子的重要方式,当热游离产生的电子和离子数量足够多时,就会形成先导通道,为后续的强烈放电创造条件。碰撞游离主要是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产生新的电子和离子;表面游离是在电极表面发生的游离现象;光游离是由光辐射引起的游离,它们都不是先导通道形成的特征标志。
13.绝缘特性试验中,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结果与()无关。
A、被试品的体积
B、被试品的温度
C、试验电压的幅值
D、试验电压的频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在绝缘特性试验中,介质损耗角正切的测量结果与被试品的体积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