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3.2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案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docx
文件大小:202.97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2.41千字
文档摘要

分课时教学设计

第4课时《》教学设计

课型

新授课√复习课口试卷讲评课口其他课口

教学内容分析

掌握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仍然是“消元”.主要步骤是通过两式相加(减)消去一个未知数.

学习者分析

利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注意选定一个未知数,把这个未知数化成系数相同或相反的数,便于相加或相减,从而达到消元目的.

教学目标

1. 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2.能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难点

把未知数化成系数相同或相反的数,便于相加或相减,达到消元目的.

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引入新课

1、代入消元法的基本思想

2、用代入法解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⑴变形

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

⑵代入

消去一个元

⑶求解

分别求出两个未知数的值

⑷写解

写出方程组的解

思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除了用代入法,还能用其他的方法解这个方程组吗?

学生活动1: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很快回忆相关问题.

带着问题参与新课.

活动意图说明:激发学生兴趣,引入新课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理解学生思考,进行探索.理解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仍然是“消元”.

环节二:新知探究

解:①+②得:(x+y)+(2x-y)=4+5

即:3x=9∴x=3

把x=3代入①得,y=4-3=1

上面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主要步骤有哪些?

上面解方程组的基本思路仍然是“消元”.

主要步骤是:

通过两式相加(减)消去一个未知数。

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

?

观察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未知数y的系数相反.把两个方程两边分别相加,就可以消去未知数y,同样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请完成这个方程组的求解过程(填空):

将方程①②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得______(依据:________)解得x=________.把解得的x的值代入①,得,解得y=________.

∴原方程组的解是_____________.

?

?

2x=7等式的性质3.5

-1.5

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当两个方程的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是互为相反数或相同时,可以通过把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加或相减来消元,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相反相加、相同相减

学生活动2:

学生自学、互动。在具体计算时,可以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放手让学生去思考、讨论,猜想、发现结论.

学生自主解答,教师适时的进行提示

学生思考

活动意图说明:从旧知识出发,呼应引课问题,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合作.掌握当未知数的系数没有相同的,则应将两个方程同时变形,同时选择系数绝对值比较小的未知数消元.

环节三:典例精析

?

?

?

?

?

?

.

?解:

?

?

?

不论x和y的系数的绝对值都不相等,只能通过方程的变形,使得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同.这样,可以把两个方程的两边相加或相减来消元.

解:①×3,得9x-6y=33.③

②×2,得4x+6y=32.

③+④,得13x=65,∴x=5.

把x=5代入①,得3×5-2y=11,解得y=2.

?

?

归纳: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一般步骤:

(1)将其中一个未知数的系数化成相同

(或互为相反数);

(2)通过相减(或相加)消去这个未知数,

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3)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得到这个未知

数的值;

(4)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的

任一个方程,求得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5)写出方程组的解.

学生活动3:

参与教师分析和讲例题.

活动意图说明:熟练掌握.巩固学的知识,学生通过自己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会用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把未知数化成系数相同或相反的数,便于相加或相减,达到消元目的.

板书设计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方程组eq\b\lc\{(\a\vs4\al\co1(8x-3y=9,①,8x+4y=-5②))消去x后,得到的方程是 ()

A.y=4 B.-7y=14

C.7y=14 D.y=14

选做题:

2.已知方程组eq\b\lc\{(\a\vs4\al\co1(2x-3y=4,①,3x+2y=1.②))用加减法消x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用加减法消y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

【综合拓展类作业】

3.解方程组:eq\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