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生活中的优化问题举例
;;
能利用导数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最优化问题.;;
本节重点:利用导数知识解决实际中的最优化问题.
本节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函数模型.;;1.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根本步骤
一般地,高考中的数学应用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为原型设计的,其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对数学语言的阅读、理解、表达与转化能力,求解时一般按以下几步进行:
(1)阅读理解,认真审题.就是读懂题中的文字表达,理解表达所反映的实际背景,领悟实际背景中的数学本质,写出题中的数量关系,实现应用问题向数学问题转化.;(2)引入数学符号,建立数学模型.一般地,设自变量为x,函数为y,并用x表示相关的量,运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物理知识及其他相关的知识,将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表示为一个数学关系式,实现问题的数学化,即建立数学模型.
(3)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上述问题.
(4)检验结果的实际意义并给出答案.;2.求最优化问题的步骤
求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小)值,主要步骤如下:
(1)抽象出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列出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f(x);
(2)求出函数的导数f′(x),解方程f′(x)=0;
(3)比较函数在区间端点和使f′(x)=0的点的取值大小,最大者为最大值,最小者为最小值.;;1.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时,要把问题中所涉及的几个变量转化成函数关系式,这需要通过分析、联想、抽象和转化完成,函数的最值要由 和 确定,当定义域是 且函数只有一个 时,这个 也就是它的 .
2.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利润最大、用料最省、效率最高等问题,这些问题通常称为 .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 是求函数最大(小)值的有力工具,运用 可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 .;;
[例1]在边长为60cm的正方形铁片的四角上切去相等的正方形,再把它的边沿虚线折起,做成一个无盖的方底箱子,箱底的边长是多少时,箱子的容积最大?最大容积是多少?;[分析]根据所给几何体的体积公式建模.
[解析]设箱高为xcm,那么箱底边长为(60-2x)cm,那么得箱子容积V是x的函数,
V(x)=(60-2x)2·x(0x30)
=4x3-240x2+3600x.
∴V′(x)=12x2-480x+3600,
令V′(x)=0,得x=10,或x=30(舍去)
当0x10时,V′(x)0,
当10x30时,V′(x)0.;∴当x=10时,V(x)取极大值,这个极大值就是V(x)的最大值.
答:当箱子的高为10cm,底面边长为40cm时,箱子的体积最大.
[点评]在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中,如果函数在区间内只有一个极值点,那么只需根据实际意义判定是最大值还是最小值.不必再与端点的函数值进行比较.;
圆柱的外表积为定值S,求当圆柱的容积V最大时圆柱的高h的值.
[解析]设圆柱的底面半径为r,高为h,
那么S圆柱底=2πr2,S圆柱侧=2πrh,;;
[例2]有甲、乙两个工厂,甲厂位于一直线河岸的岸边A处,乙厂与甲厂在河的同侧,乙厂位于离河岸40km的B处,乙厂到河岸的垂足D与A相距50km,两厂在此岸边合建一个供水站C,从供水站到甲厂和乙厂的水管费用分别为每千米3a元和5a元,问供水站C建在岸边何处才能使水管费用最省?;;[解析]解法1:根据题意知,只有点C在线段AD上某一适当位置,才能使总运费最省,设C点距D点xkm,那么
∵BD=40,AC=50-x,
令y′=0,解得x=30.
当0x30时,y′0;当30x50时,y′0.;因此函数在x=30(km)处取得最小值,此时AC=50-x=20(km).
∴供水站建在A,D之间距甲厂20km处,可使水管费用最省.;;;[点评]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关键在于建立数学模型和目标函数,把“问题情景〞译为数学语言,找出问题的主要关系,并把问题的主要关系近似化、形式化、抽象成数学问题,再划归为常规问题,选择适宜的数学方法求解.对于这类问题,学生往往无视了数学语言和普通语言的理解与转换,从而造成了解决应用问题的最大思维障碍.运算不过关,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对数学思想方法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彻,那么找不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在此需要我们依据问题本身提供的信息,利用所谓的动态思维,去寻求有利于问题解决的变换途径和方法,并从中进行一番选择.;
设有一个容积V一定的有铝合金盖的圆柱形铁桶,单位面积铝合金的价格是铁的3倍,问如何设计使总造价最小?
[解析]设圆柱体的高为h,底面半径为r,又设单位面积铁的造价为m,桶的总造价为y,那么y=3mπr2+m(πr2+2πrh).;;答:当此铁桶的高与底面半径之比等于41时,总造价最小.;[分析]根据题意,月收入=月产量×单价=px,月利润=月收入-本钱=px-(50000+200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