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秋沪科版(2024)七年级上册数学课件 4.3 线段的长短.pptx
文件大小:640.02 KB
总页数:21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1.24千字
文档摘要

几何图形初步;1.会用叠合法与度量法等方法比较线段的长短,能从“数”和“形”两个方面理解线段的长短以及线段的和、差关系.

2.了解尺规作图,能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及已知线段的和与差.

3.借助具体情境掌握“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的基本事实,并能运用它解释一些实际现象.

4.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和几何语言表示方法.

5.理解两点之间距离的意义,能度量和表达两点之间的距离.;两支笔放在一起,哪支长(图4-13)?;比较两条线段AB与CD的长短,可以利用刻度尺量出其长度来比较,也可以采用叠合的方法.

将AB,CD放在同一条直线上,如图4-14,使端点A与C重合,端点B与D落在A的同侧.;2.当点D在A,B两点之间时,线段AB大于线段CD[图(2)],记作

AB>CD.

如果AB=a,DB=b,那么AD为a与b的差,记作AD=a-b.

3.当点D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线段AB小于线段CD[图(3)],记作

ABCD.

如果AB=a,BD=b,那么AD为a与b的和,记作AD=a+b.;例1如图4-15,已知线段a,画一条线段AB,使得AB=a.;作图步骤如下:

(1)作直线l,如图4-16.

(2)在直线l上任取一点A,以点A为圆心,以线段a的长度为半径画弧,交直线l于点B.

线段AB即为所求作的线段.;例2已知:线段a,b(ab),如图4-17.作一条线段AB,使得(1)AB=2a;

(2)AB=a-b.;作法

(1)作射线AM.在射线AM上顺次截取AC=CB=a.

线段AB=2a即为所求作的线段(图4-18).;1.比较各图中线段AB与CD的长短.;2.如图,C,D是线段AB上不同的两点,那么:

(1)AC=________-DC,BD=________-CD;

(2)AC=________-BC,BD=________-AD;

(3)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图,已知线段a,b,作线段AB,使得

(1)AB=a+b;(2)AB=2a-b.;在图4-20中,点C在线段AB上,且AC=CB,像这样把一条线段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作线段的中点.;例3已知线段AB=4,延长AB至点C,使AC=11.点D是AB的中点,点E是AC的中点,求DE的长;线段最短;上面的问题反映了如下的基本事实: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之间的距离.;1.如图,P是线段MN的中点,那么MN=____MP=____PN,MP=PN=______MN.;2.如图,用刻度尺量出AB,AC,BC的长度,并比较AB+AC与BC的长短.不通过测量,你能比较AB+AC与BC的长短吗?依据是什么?;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