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蒙学经典我诵读教案6篇
蒙学经典我诵读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学生通过学习能理解古诗内容,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诗句所描述的情境,感受诗人的孤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能学懂一组思念亲友类古诗,提高阅读、理解古诗的能力。
教前准备:
学生预习并了解相关知识,收集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活动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次活动课上我们感受了表现儿童天真活泼的古代诗文。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一首新的唐诗,好吗?
板书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指名读读诗题。
2、看了诗题,猜猜诗里可能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过渡:是不是同学们所想象的呢?我们就来读读诗句。
二、初读诗句,要求读正确,读出节奏。
1、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要求字音读正确,节奏读鲜明。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集体朗读。
三、理解诗句,进入意境。
1、读了那么多遍,谁来告诉老师,你读懂了什么?
2、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诗人在佳节里思念自己的家乡及亲人;诗人在外地;九月九日是重阳节
4、感受诗人的孤独、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四、熟读成诵,感悟升华
1、自己背诵。
2、同桌比赛背。
3、开火车背诵。
五、拓展延伸
课后搜集有关思念亲友类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谁来背一背?
2、检查课前搜集的资料。(有关思念家乡亲人的古诗)
二、拓展眼界,增长知识
1、孟郊《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曹植《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三、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自由读,教师巡回指导。
2、指名读,教师随时订正错字。
3、集体读。
四、细读古诗,体会意境
1、细细品读,自己感受诗中意境。
2、小组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3、集体交流。
五、诵读古诗,感悟升华
1、自己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2、带有感情地诵读古诗,体现诗中的意境。
3、评选优秀的诵读者。
六、课堂小结:
我们都是在亲情的呵护中长大的,让我们学会感受亲情,回报亲情。让我们带有感情地诵读这几首诗!
蒙学经典我诵读教案篇2
活动目标:
本节班会课以“诵读经典,感受春天”为重点,通过诵读经典的诗词,让每位学生都能感受春天,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育的重点和突破口:
让学生们诵读经典诗词,来感受春天,体会生活的美好。
活动形式:
朗读,讨论,戏曲等。
活动准备:
1、经典诗词的收集和。
2、配乐的查找和选择。
3、沪剧《春二三月草青青》。
4、ppt制作。
活动过程:
一、导入:春天
1、老师给学生们读几句诗词,问学生们能体会到什么季节?引出春天。
2、介绍春天
(1)春天是一年的第一个季节,北半球为公历3、4、5月。春天气候温暖适中,万物生机萌发,气候多变,乍暖还寒。
(2)春天的雅称:春阳,阳春,芳春。
3、描写春天的成语
春光明媚、春花秋月、春华秋实、春兰秋菊、春暖花开、春晖寸草、
春色满园、百花齐放、百鸟争鸣、鸟语花香、枯木逢春、满园春色。
4、春天里的6个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
二、按照节气介绍经典诗词,感受春天和体会生活
1、《春雪》(唐)韩愈
2、立春---《春日》(宋)朱熹
3、雨水---《春夜喜雨》(唐)杜甫
4、惊蛰---《咏柳》(唐)贺知章
5、春分---《忆江南》(唐)白居易
6、清明---《清明》(唐)杜牧
7、谷雨---《春晓》(唐)孟浩然
8、所学的诗词和寓意。
9、诗词与作者、出处配对。
10、回到《诵中华经典,做贤德之人》一书,让学生找出描写春天的诗词。
三、其他经典作品介绍
1、朱自清《春》
2、沪剧《春二三月草青青》
四、生活中的春天
1、校园里的春天
2、美丽的奉贤
五、感受和收获
1、你感受到春天了吗?
2、你体会到生活的美好了吗?
蒙学经典我诵读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背诵并默写本诗。
2.通过注释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的诗句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