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生物化学检验练习题与参考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DNA分子杂交的基础是()
A、DNA变性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复性
B、DNA的黏度大
C、不同来源的DNA链中某些区域不能建立碱基配对
D、DNA变性双链解开后,不能重新缔合
E、DNA的刚性和柔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DNA分子杂交的基础是DNA变性后在一定条件下可复性。当DNA变性双链解开后,在适宜条件下,分开的两条单链可以重新缔合形成双链结构,这使得不同来源的具有互补序列的DNA单链能够通过碱基互补配对形成杂交双链,从而实现DNA分子杂交。DNA的黏度大、刚性和柔性等与DNA分子杂交并无直接关联;不同来源的DNA链若能建立碱基配对才能进行杂交,而不是不能建立碱基配对;DNA变性双链解开后是可以重新缔合的,所以B、C、D、E选项均错误。
2.辅助治疗小儿惊厥和妊娠呕吐选用下列哪种维生素
A、维生素B1
B、维生素B2
C、维生素B6
D、维生素B12
E、维生素C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维生素B6可用于辅助治疗小儿惊厥和妊娠呕吐,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及减轻胃肠道反应等有关。
3.消胆胺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机制是()?
A、抑制HMGCoA还原酶,降低胆固醇的合成
B、可以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
C、负反馈抑制胆固醇的合成
D、干扰肠道胆汁酸盐的重吸收,使体内更多的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
E、以上都不对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消胆胺即考来烯胺,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不溶于水,不易被消化酶破坏。口服后在肠道内通过离子交换与胆汁酸结合,形成不溶性复合物随粪便排出,使胆汁酸排出增多,肝脏内胆固醇向胆汁酸的转化加强,肝脏内胆固醇含量减少,使肝脏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合成增加,从而使血浆中低密度脂蛋白摄取增加,导致血浆胆固醇浓度降低。所以其降低血清胆固醇的机制是干扰肠道胆汁酸盐的重吸收,使体内更多的胆固醇转化为胆汁酸。选项A抑制HMGCoA还原酶降低胆固醇合成的是他汀类药物;选项B竞争性抑制HMGCoA还原酶表述不准确;选项C负反馈抑制胆固醇合成也不正确。
4.在糖酵解途径中,催化不可逆反应的酶是
A、烯醇化酶
B、磷酸甘油酸激酶
C、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
D、醛缩酶
E、丙酮酸激酶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糖酵解途径中有三个不可逆反应,分别由己糖激酶(葡萄糖激酶)、磷酸果糖激酶-1和丙酮酸激酶催化。丙酮酸激酶催化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变为丙酮酸,是糖酵解途径中的第二个不可逆反应。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烯醇化酶、磷酸甘油酸激酶、醛缩酶催化的反应均为可逆反应。
5.胰岛素使血糖降低的生化机理是
A、促进肝糖原分解
B、减少糖类的利用
C、促进糖原的分解
D、促进糖异生
E、促进糖类转变为脂肪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胰岛素可促进糖类转变为脂肪,从而降低血糖。它能加速葡萄糖的氧化利用,抑制糖异生,减少肝糖原分解,增加糖原合成,最终使血糖降低。选项A促进肝糖原分解会使血糖升高;选项B减少糖类的利用不利于血糖降低;选项C促进糖原的分解会使血糖升高;选项D促进糖异生也会使血糖升高。
6.血糖检测,目前推荐使用的标本为
A、血清
B、血浆
C、毛细血管血
D、全血
E、动脉化的毛细血管血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血糖检测目前推荐使用血浆作为标本。全血由于红细胞内葡萄糖酵解会使血糖浓度降低,不适合用于血糖检测。血清标本在离体后会发生糖酵解,血糖浓度会逐渐下降,也不适合。毛细血管血采集方便,但准确性稍差。动脉化的毛细血管血与动脉血有一定差异,且采集相对复杂。而血浆标本能较好地反映血糖的真实水平,是目前推荐使用的标本类型。
7.脂肪酸的活化发生在()?
A、线粒体
B、细胞核
C、细胞质
D、溶酶体
E、核糖体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脂肪酸的活化是指脂肪酸在细胞质中由内质网、线粒体外膜上的脂酰CoA合成酶催化生成脂酰CoA的过程。所以脂肪酸的活化发生在细胞质。
8.在临床上,血糖是指
A、血液中的葡萄糖
B、血液中所有糖的总称
C、血液中的糖原
D、血液中的还原性糖
E、血液中多糖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临床上检测的血糖主要就是指葡萄糖的含量,以评估机体糖代谢状况。血液中其他糖类如糖原、还原性糖等不能直接等同于血糖,血液中所有糖的总称范围太宽泛不准确,多糖也不是血糖的准确指代。
9.榨苹果汁时加入维生素C,可以防止果汁变色,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氧化性
B、还原性
C、碱性
D、酸性
E、催化作用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能防止苹果汁中的成分被氧化而变色。在榨苹果汁时,苹果中的某些成分会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从而导致果汁变色,加入维生素C后,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