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初中物理水的沸腾实验.pdf
文件大小:458.15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2.07千字
文档摘要

水的沸腾实验

1.实验器材组装顺序:自下而上,保证酒精灯用外焰加热(外焰温度

最高)。

调节铁圈高度时酒精灯要点燃。

2.硬纸板的作用:

①纸板是减少热量损失,缩短水加热到沸腾的时间;

②固定温度计,可以防止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烧杯壁;

③避免从烧杯汽化出来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温度计液化

成小水珠,看不清温度计示数。

纸板上小孔的作用是保持烧杯内外气压相等。

3.水沸腾前现象:气泡较少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如图甲;

水沸腾时现象:产生大量气泡且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大,如图乙。

4.水沸腾前的特点: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水沸腾时的特点:吸热温度不变。

5.水沸腾的条件:①达到沸点;②继续吸热。

6.缩短实验时间的方法:

①提高水的初温;

②减少水的质量;

③加大酒精灯的火焰大小;

④给烧杯加盖。

7.验证水沸腾时需要吸热的方法:

水正在沸腾时撤去酒精灯,稍等一会儿,观察水是否会继续沸腾。

8.撤去酒精灯,水未立即停止沸腾的原因:

陶土网(石棉网)和烧杯的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水可以继续吸热。

9.沸点和气压的关系: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10.纸锅烧水时,纸锅不会燃烧的原因:

水沸腾时吸热温度不变,且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11.陶土网(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均匀受热。

12.水的沸点不是100℃的原因:

①当地大气压不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

②水中有杂质;

③温度计读数不准确。

13.水沸腾时会有大量的水蒸气产生,100℃水蒸气比100℃水烫伤

更严重,其原因是:100℃水蒸气变成100℃水要液化,会放出大

量的热。

14.各小组用同一实验装置测得的水加热至沸腾时的时间不同的原因:

①②图像不平行,水的质量不同m<m;

12

①③图形平行,水的初温不同,m相同;

③④图,初温不同,m>m。

34

Q=cmΔt

实际实验中水的温度上升不是直线原因是:

水温越高,散热越快,升温速度越慢。

15.烧瓶中的水再次沸腾原因:

烧瓶底部浇冷水,烧瓶内的水蒸气放热液化成水,使烧瓶内的气

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再次沸腾。

用抽气机向外抽气,使烧瓶内的气压减小,水的沸点降低,水再

次沸腾。

16.将刚停止沸腾的水装入烧瓶,迅速塞上瓶塞,然后向瓶

底浇冷水,如图所示,发现烧瓶内水会(选填“会”或“不

会”)重新沸腾起来,原因是用冷水喷洒烧瓶底部,冷水会

吸收烧瓶内水的热量,烧瓶内水的温度降低,低于水的沸点。

17.小晋为了进一步探究水沸腾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装置。烧杯与试管内分别装入适量的水,A、B温度计分别

测量烧杯和试管中水的温度。

①当B温度计的示数达到98℃时,烧杯中的水就开始沸

腾,继续加热,试管中的水不会(选填“会”或“不会”)沸

腾,其原因是能达到沸点,但是无法吸热。

②当小晋在烧杯中加入少量的食盐后,发现试管中的水能

够沸腾,说明加入食盐后烧杯内水的沸点降低(选填“升高”“降低”

或“不变”)。

③可以让试管中的水沸腾的方法有:

a.在试管口塞上橡皮塞往外抽气;

b.给大烧杯加盖密封;

c.将烧杯中的水换成油;

d.试管底接触烧杯底。

18.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注意:

①玻璃泡全部浸入到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或壁;

②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19.煮鸡蛋时在水中加点盐,鸡蛋更容易熟,原因是盐水在沸腾前温

度升高更快,且盐水的沸点比水的沸点高。

用注射器抽取一些刚烧开的热水,用橡皮膜堵住注射器口,如图所示。

此时将活塞向下拉(选填“向上推”或“向下拉”)可以让已经停止

沸腾的热水再次沸腾。

20.另外两组同学测得水的沸点分别为96℃和100℃,他们猜想这是

由于各组所用温度计刻度有偏差造成的,为验证此猜想,可以采用的

方法是用三个小组的温度计同时测出同一杯热水的温度。(答案合理

即可)

21.“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是两个有名的历史典故,“扬汤止沸”

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这是通过降低(选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