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的反射实验
1.除了图中实验器材外,还应补充的测量仪器是刻度尺_。
环境要求:较暗的环境。目的:实验现象更明显。
2.可折转粗糙纸板的作用:
①显示光路(粗糙、贴着纸板入射);
②探究反射光线(先)、入射光线(后)、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3.纸板放置要求:①纸板竖直放置(纸板与平面镜垂直放置)
②可折转纸板在同一平面内。
4.验证“三线”共面的方法:将纸板F沿ON向后折,观察纸板F上是否有反射光线。(纸板上看不到反射光,反射光仍然存在,且共面)
5.验证光路可逆的方法:让光沿着原来反射光线的方向射向O点,观察反射光是否与原来的入射光线方向射出。
6.改变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目的:寻找普遍规律。
7.表格的设计:
8.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之和等于90°的原因:把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当成了反射角。
9.实验结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
①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在的法线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r=∠i。(注意:顺序。)
10.显示光路的方法:在空气中喷水雾;在水中滴加牛奶。
11.当入射光绕入射点顺时针转动时,反射光绕入射点逆时针转动。
12.实验时小明觉得每次用量角器测量角度比较麻烦,对此现象你的建议是选用带有刻度的纸板进行实验。
13.多次实验使纸板上留下很多条光路,为了便于实验后判断对应的光路,可采取的办法是每次实验后及时给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编号/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
14.如图,将纸板F沿CD剪开,把纸板F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在纸板F上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半部分有反射光线,上半部分无反射光线,这一操作的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15.多次实验,在纸板上画出入射光线和对应的反射光线后,发现没有量角器,为了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这一结论,你的操作是把白纸板沿法线对折,观察反射光线与对应的入射光线是否重合(合理即可)。
16.若将纸板倾斜,如图所示,让光束仍贴着纸板沿AO方向射到镜面,此时反射光与入射光在(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17.全反射现象: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着增大,折射角先增大到90°,此时看不到折射光,反射光比原来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