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高尚的名言
品德高尚,自古以来便是人们追求的崇高境界。以下是关于,凝聚了众多智者的智慧与思考:
1.孔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君子所思所念的是道德,小人所思所念的是土地利益;君子担忧的是法度,小人担忧的是私利。
2.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改变,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称得上大丈夫。
3.荀子曰:“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德则载人,德则覆人。”
水既能承载舟,也能翻覆舟;德行既能成就人,也能毁掉人。
4.《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势坤卦象征着大地,君子应该以深厚的德行来承载万物。
5.《大学》中说:“所谓修身在于正其心。”
修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心态。
6.《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赋的叫做性,遵循性的叫做道,修养道的叫做教。
7.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最善的人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争斗。
8.庄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
9.墨子曰:“兼爱非攻,尚同尚贤。”
主张兼爱所有人,不攻击他人,推崇同一和贤能。
10.韩非子曰:“圣人无常师,取法乎上,仁义而已矣。”
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只要效仿高尚的德行,追求仁义即可。
11.荀子曰:“德行而定,然后能为之容。”
德行稳定之后,才能显现出它的外在表现。
12.《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生,本性善良。
13.《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事情,不要强加给别人。
14.《孟子》中说:“人之所以为人者,以其有德也。”
人之所以被称为人,是因为他具有德行。
15.《左传》中说:“德行合一,然后可以为师。”
德行与学识相结合,才能成为他人的导师。
16.《易经》中说:“厚德载物,薄德载福。”
厚重的德行可以承载万物,浅薄的德行只能承载福分。
17.《礼记》中说:“德不孤,必有邻。”
有德行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
18.《孝经》中说:“教民以德,齐之以礼。”
用德行教育人民,用礼制来统一他们的行为。
19.《论语》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担忧财富少,而担忧财富分配不均;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20.《诗经》中说:“民之无良,比如毁裂。”
如果人民没有良好的品德,就如同毁坏和破裂一样。
21.《尚书》中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能够克制自己,恢复礼制,天下就会归向仁德。
22.《庄子》中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天地拥有巨大的美,却不说出来;四季有明确的规律,却不必讨论;万物有固有的道理,却无需解释。
23.《论语》中说:“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德行浅薄而地位尊贵,智慧有限而计划宏大,力量微薄而责任重大,很少能够不失败的。
24.《周易》中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地势坤卦象征着大地,君子应该以深厚的德行来承载万物。
25.《大学》中说:“所谓修身在于正其心。”
修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心态。
26.《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天赋的叫做性,遵循性的叫做道,修养道的叫做教。
27.《论语》中说:“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
有德行的人一定有值得称道的言论,但能言善辩的人未必有德行。
28.《孟子》中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每个人都有怜悯他人的心情。
29.《左传》中说:“德行不孤,必有邻。”
有德行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
30.《易经》中说:“厚德载物,薄德载福。”
厚重的德行可以承载万物,浅薄的德行只能承载福分。
31.《礼记》中说:“德不孤,必有邻。”
有德行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相伴。
32.《孝经》中说:“教民以德,齐之以礼。”
用德行教育人民,用礼制来统一他们的行为。
33.《论语》中说:“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不担忧财富少,而担忧财富分配不均;不担忧贫穷,而担忧社会不安定。
34.《诗经》中说:“民之无良,比如毁裂。”
如果人民没有良好的品德,就如同毁坏和破裂一样。
35.《尚书》中说:“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