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拟行路难(其四)》限训(含答案)--统编版高二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文件大小:36.99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7千字
文档摘要

《拟行路难(其四)》限训(满分100分)

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小组:___________

一、基础题(选择题每题6分,共4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A.眇眇(miǎo)水裔(yì)??偕逝(xié)北渚(zhǔ)

B.葺之(qì)??紫坛(tán)??踯躅(zhí)踟蹰(chí)

C.潺湲(chán)汀洲(tīng)芳馨(xīn)??骤得(zhòu)

D.九嶷(yí)??麋鹿(mí)??薜荔(pì)??荟萃(cuì)

2.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6分)

A.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

B.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C.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下列句子中,画线诗句运用有误的一项是(???)(6分)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秋风起,秋雨凉;木叶落,思断肠。远方的人啊,你的生活是否如意?

B.这次展览所展示的诸多创新科技产品,开拓了新的发展领域,有识者应懂得“时不可兮骤得”,把握这大好时机,发展自己。

C.“路漫漫其修远矣,两袖清风来去”这两句诗写中国共产党人有弘毅之志,有清廉作风,表现了对焦裕禄的思念和称赞。

D.是什么让方志敏“虽九死其犹未悔”?纵观他短暂而辉煌的一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是和生命融为一体的信仰。

4.下列诗句没有包含“衬托”技巧的一项是(???)(6分)

A.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白居易《长恨歌》)

B.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C.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D.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黄遵宪《今别离(其一)》]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A.《行路难》和《拟行路难》都属于乐府诗,也是古体诗。

B.“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这两句中包含的两个人物是庾信和鲍照。

C.鲍照,南朝文学家,他的文学成就集中于诗歌方面,最有名的诗歌作品是《拟行路难》十八首。

D.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门阀制度,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局面。门阀制度阻塞了寒士的仕进之路,一些才高的寒士自然心怀不平。鲍照的《拟行路难》就是这类作品的一个代表。

6.与“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6分)

A.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B.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C.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D.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7.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6分)

A.鲍照,字明远,唐代著名诗人。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词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

B.《行路难》是乐府杂曲,本为汉代歌谣,晋人袁山松改变其音调,制造新词,流行一时。

C.这首“泻水置平地”是鲍照《拟行路难》中的第四首,抒写诗人在门阀制度重压下深感世路艰难从而激发起的愤慨不平之情,其思想内容与原题妙合无垠。

D.《拟行路难(其四)》起首两句作者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8.下列对诗句所运用手法的说明,有误的一项是(????)(6分)

A.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比兴,反问)

B.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借代,夸张)

C.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对偶,比喻)

D.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比拟)

二、改编题(共20分)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①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②踯躅不敢言。[注]①鲍照:字明远,东海人,《行路难》,是乐府杂曲,鲍照拟做18首,歌咏人世的种种忧患,寄寓悲愤。此诗为第四首。②吞声:声将发又止。

9.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6分)

A.《拟行路难》受汉乐府的影响,用近乎口语的文字表现深邃的诗意。全诗气势连贯,笔力酣畅淋漓。

B.诗的第三、四句,诗人以“命”来自我安慰,声称不要“行叹复坐愁”。因此诗人已安于命运,不再愁苦。

C.第七句“岂无感”慷慨激昂,第八句“不敢言”又如此无可奈何,在对比中表现出诗人极度的矛盾、痛苦。

D.全诗突出一个“愁”字,所叹者愁,酌酒为消愁,悲歌为断愁,不敢言者再添愁,让读者读之自然生愁。

10.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本诗,并指出全诗表达了怎样的感情。(14分)

三、能力提升题(20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拟行路难·其四

鲍照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