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
复习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莎士比亚及其剧作的相关知识并对剧情进行了梳理。回忆所学知识:1.介绍莎士比亚及其戏剧创作时期和作品。2.介绍戏剧冲突。
内心独白阅读课文中哈姆莱特的大段独白,这段独白表现了哈姆莱特对哪些问题的思考?反映出他怎样的处境和精神状态?表现了对两个问题的思考:一是生死问题;二是思想和行动的关系问题。哈姆莱特已经决定复仇,但他势单力薄,而且处于种种矛盾的漩涡之中,难以立即付诸行动,对这两个问题进行的思考,反映出他内心激烈的矛盾斗争。
内心独白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是哈姆莱特内心存在的是否要为父报仇的矛盾。不报仇可以苟活,报仇将会殒命。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是哈姆莱特对复仇时机与方式的思考。马上复仇可以一了百了,但未必成功;选择等待,则要忍受折磨与煎熬。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是哈姆莱特对生死问题的思考。死了并不能清算自己的一生,死后的未知让人有所顾虑、审慎地活下去。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是哈姆莱特对如何选择人生的思考。他在思考默默忍受命运的不公,还是挺身反抗人世的苦难,两种选择哪一种更高贵。Tobeornottobe,thatsa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
人物形象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你心中的哈姆莱特是什么样的?快乐王子父王在世之际,哈姆莱特地位至尊,人们对他总是笑脸相迎,所以他性格达观,心情舒畅。他写给奥菲莉娅的信:你可以怀疑星辰的发光,你可以怀疑日月的运行,你可以疑心真理会说谎,决不要怀疑我的爱情。奥菲利亚:他是“朝臣的眼睛、学者的辩舌、军人的利剑、国家所瞩目的一朵娇花;时流的明镜、人伦的雅范、举世注目的中心。”
人物形象哈姆莱特陷入了深感任务的艰巨与自己的力量不足的困恼之中。他不断寻找完成任务的途径却又难于找到,于他悲愤地喊出了:“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唉,倒霉的我却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人文主义者
人物形象冷酷的现实给了哈姆莱特一连串的打击:英明有为的父王突然驾崩,久受崇敬的母后匆匆改嫁,理当由他继承的王位又被叔父篡夺,同窗成了敌人的密探,过去对克劳狄斯扮鬼脸的人,现在极力阿谀奉承。在危机关头,忧郁的王子陷入了深深的思索。而在他的富于哲理的思索中,闪烁出了思想家的光辉。“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忧郁王子
人物形象莎士比亚要表现一个伟大的事业承担在一个不适宜胜任的人身上。一个美丽、纯洁、高贵而道德高尚的人,却缺乏成为一个英雄的魅力,却不能不承担重任;每个责任对他都是神圣的,确实太沉重了。他辗转反侧并折磨自己;他进退踟躇,想要复仇又徘徊游移;总是触景生情,回忆过去,不知何处何从……使之成为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延宕的王子。延宕王子犹豫拖延
人物形象造成哈姆莱特格复杂的原因是什么?哈姆莱特身遭变故,理想破灭,他想要复仇。然而客观上敌人的强大和任务的艰巨,主观上反对暴力和不相信群众,都使哈姆莱特不得不慎行其事,一步步妥善安排,因而他的内心充满矛盾:一方面,他急于完成复仇的任务;另一方面,他又缺乏必胜的信念,这一切构成了他性格的复杂性。
哈姆雷特是人文主义者,也是个人主义者,他的斗争是孤军奋战,失败也就是必然的。这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悲剧。另外,性格决定命运,哈姆雷特的悲剧性格为他的悲剧命运埋下了伏笔。在这种性格之下,复仇成了他的全部。而这导致他对懦弱的母亲冷语相向,对心爱女子的视而不见,他亲手杀死爱人的父亲,他最终落入仇人的布下的圈套。最后,复仇的愿望终于实现了,可是一切美好的东西也都破碎了。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是什么?人物悲剧主观原因
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条件,敌我力量的对比还过于悬殊,这就造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因此,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人物悲剧客观原因
哈姆莱特形象的意义揭示了新旧交替时代尖锐的社会矛盾,反映了新兴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之间斗争的残酷性;宣扬了人文主义思想;起到了唤起民众,奋起反抗封建势力的作用。人物形象
“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作为一部悲剧《哈姆莱特》的悲剧性表现在哪里?1.悲剧是英雄死亡的悲剧性结局。哈姆莱特本是一个热情澎湃、骄傲自尊、有理想、有追求的快乐王子,但却经历了人间最大的痛苦和最悲惨的命运。在他身上,是真善美与邪恶力量冲突的悲剧。人物悲剧
2.人文主义信仰的破灭的悲剧。他认为“人”的一切都是美好的。当他回国后才发现,人同时也具有邪恶,自私,虚伪的那一面。在这个时候,由于对“人”的极度失望,哈姆莱特对“人”的看法从完全的褒扬走向了鄙夷的咒骂。人物悲剧
3.时代的悲剧。哈姆莱特想实现的复仇并不单纯是为父报仇,而是彻底清除黑暗势力,而在一个“脱了节”的时代立志“重整乾坤”必然是不能实现的,他所处的时代还没有提供先进分子必然胜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