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第4章 因式分解 单元教学设计 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pdf
文件大小:391.0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6.82千字
文档摘要

第4章《因式分解》单元教学设计

学科数学年级七下设计者

教材版本浙教版册、章下册第四章

课标要求1.理解因式分解的意义,明确其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

2.掌握提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并能灵活选择方法分解多项

.

3.了解简单的分组分解法(如两项分组后提公因式).

内容分析因式分解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不仅是代数学习的基础,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

在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中,因式分解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方法和

技巧,能够熟练地进行因式分解,并运用因式分解解决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强调从“运算思维”向“分解思维”的转变,培养学

生的逆向思考能力和结构化分析能力.通过数形结合(如用几何图形解释因式分解)增强直观理

解.

单元目标(一)教学目标

1.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等基本的因式分解方法;

3.能够熟练地进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

4.运用因式分解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因式分解的概念和意义;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等基本的因式分解方法.多项式除

以单项式的运算技巧,以及整式乘除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如何灵活运用不同的因式分解方法解决复杂问题;如何将因式分解与实际问题相结

合.

单元知识(一)单元知识结构框架

结构框架

及课时安

(二)教材特点:

1.知识脉络与编排特点

引入方式:通过实际情境(如面积计算、代数式简化)引出因式分解的必要性。

方法分层教学:

提公因式法:从单项式公因式到多项式公因式,强调“全提取”(如提取负

号)。

公式法:

平方差公式:强调“两数平方差”的结构特征(如\(9x^2-16y^2=(3x)^2

-(4y)^2\))。

完全平方公式:注重中间项的符号与系数关系(如\(x^2+6x+9\)与\(x^2

-4x+4\))。

综合应用:结合先提公因式再用公式的“分步分解”策略。

拓展内容:简单分组分解法的渗透(如\(ax+ay+bx+by=a(x+y)+

b(x+y)\))。

2.例题与习题设计

情境化:结合几何图形(如用面积相等解释因式分解)、实际问题(如优化计

算步骤)。

层次分明:

基础题:直接应用单一方法(如分解\(2a^2b-4ab^2\))。

变式题:需调整符号或变形后分解(如\(-m^2+4n^2\))。

综合题:多步分解(如\(3x^3-12x\)先提公因式,再用平方差)。

易错点强化:

分解不彻底(如\(x^4-1\)需连续使用平方差)。

忽略公因式中的负号(如\(-a^2b+ab^2=-ab(a-b)\))。

数形结合:利用拼图、面积模型直观解释因式分解(如用正方形和长方形拼图说

明公式法)。

实际应用导向:设计贴近生活的例题(如利用因式分解简化工程问题中的代数

式)。

思维渐进性:从单项式到多项式公因式,从单一方法到综合应用,逐步提升复杂

度.

(三)教学设计思路建议:

1.强化概念理解

类比引入:通过与小学数学中因数分解的概念类比,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因式分解的概念。

结合实例:在讲解因式分解的三种基本方法时,结合具体例题的分解过程和结果,逐步加深学

生对因式分解概念的理解。

2.突出重点与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