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鹤岗市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下列属于正当防卫的一项是()。
A.乙发短信威胁甲说如果不交出100万就绑架甲的儿子,甲假装答应后前往乙家中将乙杀害
B.甲持刀对乙进行抢劫,乙奋起反抗将甲推倒,甲倒地昏迷后,乙捡起刀子将甲捅死
C.甲(男)持刀意欲强奸乙(女),乙假装顺从,乘其不备,拿起剪刀将甲扎成重伤
D.甲为躲过乙向其刺过来的匕首,拿起一台丙的高级收录机抵挡,致使收录机毁坏
【答案】:C
【解析】本题可依据正当防卫的概念和构成要件,对各情形进行逐一分析。正当防卫指的是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其构成要件包括:不法侵害正在进行、防卫目的正当、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等。第一个情形中,乙虽发短信威胁甲,但甲前往乙家将乙杀害时,乙的不法侵害行为并未正在进行,甲的行为不符合正当防卫中不法侵害正在进行这一要件,不属于正当防卫。第二个情形里,乙在甲倒地昏迷后,此时甲的不法侵害行为已经结束,乙捡起刀子将甲捅死,该行为不满足正当防卫针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这一条件,不属于正当防卫。第三个情景下,甲持刀意欲强奸乙,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乙为了保护自己的人身权利,假装顺从后乘其不备拿起剪刀将甲扎成重伤,乙的行为是在不法侵害正在进行时实施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符合正当防卫的构成要件,属于正当防卫。最后一个情形中,甲为躲过乙刺过来的匕首,拿起丙的高级收录机抵挡致使收录机毁坏,甲的行为是为了避免自己的人身遭受侵害,而损害了第三人丙的财产,这种情况属于紧急避险,而非正当防卫。综上,属于正当防卫的是第三个情形。
2、下列关于公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公文应当经上级机关负责人审批签发
B.签发人签发文件,不用签署姓名
C.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应当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
D.符合发文条件但内容需作进一步研究和修改的,由机关负责人修改后重新报送
【答案】:C
【解析】公文审批签发方面,通常是由本机关负责人进行,而不是上级机关负责人,所以该项错误。签发人在签发文件时,必须签署姓名,以明确责任,不签署姓名是不符合规定的,所以该项错误。对于经审核不宜发文的公文文稿,按照正确流程,应当退回起草单位并说明理由,这符合规范要求,所以该项正确。当公文符合发文条件但内容需作进一步研究和修改时,是由起草单位进行修改,而不是机关负责人修改后重新报送,所以该项错误。
3、用于通报事故或反面典型,归纳教训,教育他人引以为戒和情况的通报是()。
A.表彰性通报
B.批评性通报
C.事项性通报
D.综合通报
【答案】:B
【解析】通报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事项性通报、综合通报、情况通报。表彰性通报是用于表扬先进人物和先进集体的事迹,树立榜样,宣传典型,总结成功经验,号召大家学习的通报。批评性通报则是用于批评错误,通报事故或反面典型,归纳教训,教育他人引以为戒等情况。事项性通报用于告知某一具体事项,通常是针对工作中的具体问题或活动进行通报。综合通报是将多方面的情况、问题或工作进行综合整理后所发布的通报。情况通报主要是传达重要精神和告知重要情况。所以用于通报事故或反面典型,归纳教训,教育他人引以为戒的通报是批评性通报。
4、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A.经济优先
B.农业优先
C.文化优先
D.就业优先
【答案】:D
【解析】本题可结合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的相关内容来进行分析。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正确把握宏观政策取向,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加强政策协调配合,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所以,正确答案应选择就业优先的内容,而经济优先、农业优先、文化优先并非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及的与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相配合的政策。
5、下列行为属于共同犯罪的是()。
A.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
B.张某指使15岁的王某盗窃邻居家的电脑
C.收购站的李某和钱某商议由钱某从工厂盗窃电缆,李某予以收购
D.医生赵某欲杀死病人吴某,把装有毒药的注射器交给护士方某,让她给吴某注射
【答案】:C
【解析】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而是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所以两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属于共同犯罪。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