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历年真题
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
1、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总要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
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
【答案】:A
【解析】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受社会历史条件制约,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状况是根本条件。它决定社会基本面貌和发展方向,其他如传统观念、科学文化水平、生活水平等并非根本制约因素。
2、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信念是人们追求理想目标的强大动力,决定事业的成败,信念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其中()。
A.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
B.低层次的信念代表了一个人的基本信仰
C.相同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们的信念始终一致
D.各种信念没有科学和非科学之分
【答案】:A
【解析】信念是认识、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的坚定不移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它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高层次的信念具有主导性和决定性,能够对低层次的信念起到引领和支配作用,决定低层次的信念。代表一个人基本信仰的通常是高层次的信念,而非低层次的信念。在相同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们,由于个体的经历、教育、价值观等存在差异,其信念往往并不始终一致。信念存在科学与非科学之分,科学信念是以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非科学信念则缺乏这种基础。综上所述,表述正确的是高层次的信念决定低层次的信念。
3、行政违法行为自发生之日起,或连续、继续行为终了之日起2年内未被发现()。
A.可视其情节轻重进行处罚
B.可重新进行处罚
C.不再处罚
D.都是错误的
【答案】:C
【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在二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给予行政处罚;涉及公民生命健康安全、金融安全且有危害后果的,上述期限延长至五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前款规定的期限,从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法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所以行政违法行为发生之日起,或连续、继续行为终了之日起2年内未被发现的,不再处罚。因此正确答案所描述内容为不再处罚。
4、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的首要原则是:()
A.安全性原则
B.时间性原则
C.效率性原则
D.慎重性原则
【答案】:B
【解析】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时间性原则是首要原则。因为突发事件具有突然性和紧急性,时间紧迫,迅速采取行动能最大程度减少危害和损失。只有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和行动,才能有效控制事态的发展,降低事件对社会、经济、人员等多方面造成的负面影响。如果不能及时处置,可能导致事件的后果进一步恶化和扩大,造成更大的损失。而安全性、效率性和慎重性原则虽然在处置突发性公共事件中也非常重要,但都是在遵循时间性原则的基础上开展的,应首先抓住时间,尽早行动。所以该题应选时间性原则。
5、下列谚语或格言与其所包含的哲理对应错误的是()。
A.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辩证的否定观点
B.对症下药,量体裁衣——矛盾的特殊性
C.土别三日,刮目相看——发展的观点
D.九层之台,起于垒土——质量互变规律
【答案】:A
【解析】该题问的是谚语或格言与其所包含的哲理对应错误的选项。“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强调的是要学好诗,不能仅仅局限于诗歌本身,还需要在诗外下功夫,也就是要扩大学习的范围和视野,从更广泛的方面去积累知识和经验,体现的是联系的观点,而非辩证的否定观点。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实质是“扬弃”,该谚语未体现这一哲理。“对症下药,量体裁衣”意思是针对病症用药,按照身材裁剪衣服,体现了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这正是矛盾特殊性原理的要求,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土别三日,刮目相看”说的是即使短暂分别,人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他人,体现了发展的观点,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意思是九层的高台是从一筐土开始堆积起来的,说明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体现了质量互变规律。综上,答案所要求的对应错误的是“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与辩证的否定观点这一组合。
6、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事项,应使用()
A.请示
B.报告
C.通报
D.函
【答案】:D
【解析】在公文使用规范中,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这里是向级别与本机关相同的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并非上级机关,所以不适用请示。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主要是用于向上级传递信息,而不是请求批准事项,所以报告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