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双高”建设背景下计算机大类课程思政教学实施与研究——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pdf
文件大小:1.43 M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8.18千字
文档摘要

I互联网+教育

nternetEducation

“双高”建设背景下计算机大类课程思政教学

实施与研究

——以“程序设计基础”课程为例

文|韩天琪胡建华苑占江陶南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在“双高”计划实施以来,课程思政作为立德树人的根本途径,在高职院校教

育教学过程中病的变得日益重要。本文以“程序设计基础”为例,探索如何实践计算机大类课程思政理念,并提出了

“定、挖、做、评”四步思政实施方案。从课程思政的总体设计、教学实施、评价方法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这一实践方案,

希望能为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设计构建提供有效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双高”建设;课程思政;计算机大类课程;实践教学

课程思政作为“双高”建设的重要内容,已经贯穿(二)课程思政系统化设计不够全面,形式生硬

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2020年5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但

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文件明确指出:要紧紧抓目前在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很多课程缺乏一体化设计,

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没有从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专业目标、授课内容上一体

学“主渠道”,让所有高校、所有教师、所有课程都承化考虑。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课程评价等教

担好育人责任。2021年11月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思学环节中,思政教育的挖掘不充分、不系统,部分专业

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文件从组织管教育和思政教育“两张皮”,没有做到潜移默化、润物

理、教学管理、队伍管理、学科建设等指标入手,细化细无声。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建设。2022年10月中国共产党(三)专业课教师显性知识技能传授多、隐形育人

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践少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以计算机大类课程为例,大多数专业课程侧重于自

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1]。课程思政是开展二十大精神然科学的基础理论和实际应用。然而,在这些课程中,

教育,落实立德树人,促进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仍

入行的重要渠道。然存在“育人是辅导员工作和思想政治课的事情,与课

一、计算机大类课程思政教学实施的现状程无关”的错误观念。因此,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只是作

(一)高职扩招形式下,学生生源情况复杂,素为知识内容的一个单独线条存在,而不是凝结知识、能

质参差不齐力、思政等多条线的一股绳。专业课教师应该利用其专

目前,高职招生形式多样,包括普通高中学业水平业和情感优势,不仅传授学生知识技能,还应注重学生

考试、三二分段、五年一贯制、产业学院、现代学徒制等。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培养德技并重、知行合一

由于学生的来源和背景不同,他们的学习基础、心理成的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

熟度、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异。特别是在工科类学生二、“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思政的方法实践

中,虽然他们在专业技能和动手操作方面表现出了较强“程序设计基础”作为职业院校计算机大类专业的

的能力,但一些同学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必修专业基础课,确实是学生学好后续课程的前提和保

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协作观念障。在这门课程中,专业教师不仅担负着传授理论和指

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