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安徽省输血医师执业资格证标准化能力考试卷与答案.doc
文件大小:26.07 KB
总页数: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2.14千字
文档摘要

安徽省输血医师执业资格证标准化能力考试卷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输血前相容性检测不包括

A.血型鉴定B.抗体筛查C.交叉配血D.血常规

2.红细胞悬液的主要成分是

A.红细胞B.血浆C.白细胞D.血小板

3.大量输血是指24小时内输注血量超过患者自身血容量的

A.1倍B.1.5倍C.2倍D.2.5倍

4.输血不良反应中最常见的是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细菌污染反应

5.以下哪种血液成分可用于治疗血友病甲

A.冷沉淀B.新鲜冰冻血浆C.血小板D.红细胞悬液

6.全血保存期的标准是根据输注24小时体内红细胞存活率为

A.40%B.50%C.60%D.70%

7.输血时发生溶血反应,最早出现的症状是

A.头部胀痛、面部潮红B.腰背部剧痛、四肢麻木C.少尿D.高热

8.成分输血的优点不包括

A.疗效好B.副作用小C.节约血液资源D.价格便宜

9.输血后感染艾滋病,这是经

A.医源性传播B.垂直传播C.水平传播D.接触传播

10.以下哪种情况不宜输注血小板

A.血小板减少B.血小板功能异常C.大量输血后D.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2分)

1.输血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

A.《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B.《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C.《临床输血技术规范》D.《血站管理办法》

2.血液制品的种类有

A.全血B.红细胞制品C.白细胞制品D.血小板制品

3.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包括

A.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B.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C.做好输血前的各项检测D.密切观察输血过程

4.以下哪些是输血后感染的病原体

A.病毒B.细菌C.真菌D.寄生虫

5.成分输血的种类有

A.红细胞输血B.白细胞输血C.血小板输血D.血浆输血

6.输血时核对的内容包括

A.患者姓名、性别、年龄B.床号、住院号C.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D.血袋号、血液种类、剂量

7.以下哪些情况需要进行紧急输血

A.急性大量失血B.严重贫血C.凝血功能障碍D.低蛋白血症

8.输血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患者的哪些情况

A.生命体征B.有无输血不良反应C.穿刺部位有无渗血D.患者的意识状态

9.关于自身输血,正确的是

A.预存式自身输血B.稀释式自身输血C.回收式自身输血D.自身输血可避免输血相关传染病

10.输血后可能出现的免疫反应有

A.发热反应B.过敏反应C.溶血反应D.移植物抗宿主病

三、判断题(共10题,每题2分)

1.输血前可不进行血型鉴定。()

2.成分输血比全血输血更安全有效。()

3.输血不良反应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输血。()

4.输血时可以随意输注未经检测的血液。()

5.大量输血后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

6.输血后感染艾滋病不可预防。()

7.自身输血没有任何风险。()

8.输血过程中不需要密切观察患者。()

9.所有患者都需要输血。()

10.输血不良反应都很严重,会危及生命。()

四、简答题(共4题,每题5分)

1.简述输血的适应证。

答:急性失血、慢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或功能异常、凝血功能障碍等。

2.输血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是什么?

答:立即停止输血,保持静脉通路,对症治疗,查找原因并记录。

3.简述成分输血的优点。

答:疗效好、副作用小、节约血液资源、便于保存和运输等。

4.输血时如何进行核对?

答: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住院号、血型、交叉配血试验结果、血袋号、血液种类、剂量等。

五、讨论题(共4题,每题5分)

1.如何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答:严格掌握适应证,做好检测,规范操作,密切观察。

2.谈谈你对自身输血的认识。

答:包括预存式、稀释式、回收式,可避免传染病,节约资源,但有一定要求和风险。

3.输血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如何应对?

答:立即停止输血,积极抢救,查找原因并报告。

4.如何提高输血安全?

答:加强管理,规范操作,严格检测,做好宣传教育。

答案

1.单项选择题答案:1.D2.A3.C4.A5.A6.C7.B8.D9.A10.D

2.多项选择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