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国际伤口治疗师ET标准化能力考试卷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种伤口愈合过程属于二期愈合?
A.手术切口
B.清洁伤口
C.感染伤口
D.一期缝合伤口
2.伤口换药的目的不包括
A.观察伤口情况
B.预防伤口感染
C.促进伤口愈合
D.减少患者痛苦
3.测量伤口面积常用的方法是
A.直尺测量
B.游标卡尺测量
C.称重法
D.方格法
4.湿性愈合理论中,适宜的伤口愈合环境湿度是
A.30%-40%
B.40%-50%
C.50%-60%
D.80%-90%
5.以下哪种敷料不属于湿性敷料?
A.藻酸盐敷料
B.水凝胶敷料
C.凡士林纱布
D.泡沫敷料
6.对于有感染风险的伤口,优先选择的清创方法是
A.机械清创
B.化学清创
C.自溶性清创
D.手术清创
7.伤口愈合过程中,肉芽组织开始生长的时间是
A.伤后1-2天
B.伤后3-5天
C.伤后5-7天
D.伤后7-10天
8.以下关于伤口包扎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包扎方向应从近心端向远心端
B.包扎力度要适中
C.避免压迫伤口
D.保持肢体功能位
9.评估伤口疼痛最常用的方法是
A.视觉模拟评分法
B.数字评分法
C.面部表情评分法
D.语言描述评分法
10.以下哪种伤口不适合使用红外线照射?
A.感染伤口
B.慢性溃疡伤口
C.新鲜创伤伤口
D.压疮伤口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伤口愈合的影响因素包括
A.年龄
B.营养状况
C.伤口感染
D.局部血液循环
2.常用的伤口消毒溶液有
A.碘伏
B.酒精
C.过氧化氢
D.苯扎溴铵
3.以下哪些是伤口换药的注意事项
A.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B.动作轻柔
C.观察伤口分泌物的量、颜色和性质
D.换药后妥善固定伤口敷料
4.促进伤口愈合的营养物质有
A.蛋白质
B.维生素C
C.锌
D.铁
5.伤口出现下列哪些情况提示可能感染
A.伤口红肿热痛加剧
B.伤口有脓性分泌物
C.伤口周围皮肤温度升高
D.伤口愈合延迟
6.以下属于新型敷料的有
A.纳米银敷料
B.水胶体泡沫敷料
C.硅胶敷料
D.胶原敷料
7.伤口清创的时机选择正确的是
A.伤后尽早进行
B.感染伤口在控制感染后清创
C.坏死组织较多时及时清创
D.伤口出血较多时先止血再清创
8.伤口包扎的作用有
A.保护伤口
B.减少出血
C.防止感染
D.固定敷料
9.评估伤口愈合情况的指标包括
A.伤口大小
B.伤口深度
C.伤口颜色
D.伤口有无渗出
10.预防伤口压疮的措施有
A.定时翻身
B.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C.使用减压床垫
D.避免局部长期受压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所有伤口都需要进行包扎。()
2.干性愈合比湿性愈合更有利于伤口愈合。()
3.换药时如果伤口有粘连,可强行揭开敷料。()
4.伤口分泌物培养结果未出来前,可先经验性使用抗生素。()
5.红外线照射伤口时距离越近效果越好。()
6.伤口愈合过程中,瘢痕组织形成是正常现象。()
7.对于较小的伤口,可不进行清创直接换药。()
8.营养状况对伤口愈合没有影响。()
9.伤口换药的频率越高越好。()
10.新型敷料都比传统敷料效果好。()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伤口湿性愈合的优点。
能保持伤口湿润环境,促进细胞增殖和迁移,加快愈合速度;减少伤口疼痛;降低感染风险;促进坏死组织自溶清除,有利于肉芽组织生长。
2.如何正确选择伤口敷料?
根据伤口类型、愈合阶段、渗液情况等选择。清洁伤口可选透气的纱布;渗液多的伤口选吸收性好的敷料,如藻酸盐;感染伤口选含抗菌成分的敷料;慢性伤口选促进组织修复的敷料。
3.简述伤口感染的预防措施。
严格无菌操作;保持伤口清洁干燥;加强营养支持;及时处理伤口异物;避免局部受压;合理使用抗生素;密切观察伤口情况。
4.伤口换药时发现伤口有异味,可能是什么原因?
可能伤口存在感染,细菌繁殖产生异味;有坏死组织未清除干净,分解产生异味;引流不畅,分泌物积聚发酵产生异味。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请讨论在伤口治疗中如何平衡患者舒适度与治疗效果。
治疗时动作轻柔,选择合适敷料减少换药痛苦,控制换药频率,根据伤口情况调整。如感染伤口及时清创换药,减少感染扩散;慢性伤口定期换药促进愈合,同时关注患者感受,用合适方法沟通解释,提高依从性。
2.对于大面积烧伤伤口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