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新临床执业医师二单元全真模拟试卷
1.男性,50岁,体检时发现血压160/100mmHg,隔日再测血压还是升高,诊断为高血压,该患者既往有哮喘病史,其降压药物不易选择
A.CCB
B.β受体阻滞剂
C.ACEI
D.ARB
E.利尿剂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β受体阻滞剂在急性心力衰竭、支气管哮喘、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和外周血管病患者禁用。
2.成熟的卵泡能分泌大量的
A.卵泡刺激素
B.黄体生成素
C.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D.雌激素
E.孕激素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卵泡晚期(月经周期第6-14天),卵泡发育逐渐成熟,形成优势卵泡,颗粒细胞分泌雌激素水平升高。
3.某中年男性因突发急症在大街上摔倒并昏迷,由路人送至附近医院,被确诊为脑出血,急需手术,但医务人员无法联系到其亲属。在此情况下,可以决定为其急诊手术的人员是
A.医院所在地民政部门负责人
B.医院所在地派出所负责人
C.为其接诊医师的上级医师
D.院长或其授权人
E.旁边见证这一切的路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患者需要紧急抢救,如果找民政或派出所的负责人与医疗没有直接关系,而且时间较长,因此排除AB,接诊的上级医师,没有此方面的决策权力,因此应该请示该院的院长或其授权人。
4.下列有关免疫球蛋白IgM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是分子量最大的Ig
B.具有较强的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和ADCC作用
C.是再次免疫应答最早出现的抗体
D.血清检出IgM提示新近发生感染
E.IgM是胚胎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Ig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IgM的特性和功能:1.占血清免疫球蛋白总量的5%~10%,是分子量最大的Ig,为五聚体;2.具有较强的激活补体,调理吞噬和ADCC作用;3.是初次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血清检出特异性IgM提示新近发生感染。IgM是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Ig,胚胎晚期即可生成,若脐带血或新生儿血清IgM升高,提示胎儿有宫内感染。
5.男,28岁。车祸后急诊入院。查体:BP70/50mmHg。神志清楚,面色苍白,左侧肢体不敢活动,明显肿胀和压痛。X线片示左侧肱骨、股骨和胫腓骨骨折。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休克
B.骨髓炎
C.神经损伤
D.坠积性肺炎
E.缺血性骨坏死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全身多发骨折可能导致大量失血。大量失血患者,BP70/50mmHg,考虑并发了失血性休克,故本题选A。
6.有助于诊断急性附睾炎的依据
A.附睾肿大+血白细胞升高
B.腰痛+发热
C.下腰部压痛+血白细胞升高
D.附睾肿大+血小板升高
E.尿频+尿痛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急性附睾炎的表现是突然发病、发热、附睾肿大,查血白细胞计数升高。
7.统计工作的步骤不包括
A.统计设计
B.搜集资料
C.分析资料
D.整理资料
E.题目的制定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统计工作包括统计设计、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4个步骤。这4个步骤紧密相连,任何一个步骤的缺陷都会影响后续步骤,使统计分析的结果不可靠。
8.判断心脏骤停迅速简便的方法是
A.触摸大动脉搏动是否存在
B.测量有无血压
C.作心电图检查有无心电图活动
D.看瞳孔是否散大
E.看呼吸是否存在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心脏骤停是指心脏射血功能突然终止。导致心脏骤停其机制最常见的是心室颤动,其次为心室停顿、缓慢心律失常、室性心动过速或电-机械分离。以下体征有助于立即判断是否心脏停搏:意识丧失,颈动脉、股搏动消失,心音消失,呼吸断续或停止。最简便的方法是触摸颈动脉或股动脉搏动存在与否,而测量血压、作心电图检查等均费时间。
9.老王,55岁,是一名教师人员,半年前出现右下肢浅静脉隆起、扩张、变曲,甚至迂曲或团块状,站立时更明显。他询问手术前应做的深静脉通畅试验,又称
A.Trendelenburg试验
B.Perthes试验
C.Pratt试验
D.Buerger试验
E.Finkelstein试验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深静脉通畅试验(Perthes试验)患者站立,在患肢大腿上1/3处扎止血带,阻断大隐静脉向心回流,然后嘱患者交替伸屈膝关节10~20次,以促进下肢血液从深静脉系统回流,若曲张的浅静脉明显减轻或消失,表示深静脉通畅;若曲张静脉不减轻,甚至加重,说明深静脉阻塞。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试验(Trendelenburg),患者平卧,抬高患肢,按摩使曲张静脉空虚,在大腿根部扎止血带,阻止大隐静脉血液倒流。然后让患者站立,10秒钟内放开止血带,若大隐静脉立即自上而下充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