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最新临床执业医师二单元全真模拟试卷
1.男,45岁,发绀,咳嗽时咳出大量浆液性粉红色泡沫痰3天就诊,诊断为肺淤血,痰中出现胞浆中含有含铁血黄素的巨噬细胞称为
A.大单核细胞
B.尘细胞
C.组织细胞
D.心力衰竭细胞E.异物巨噬细胞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慢性肺淤血时,肺泡腔中除有水肿液及出血外,还可见大量含有含铁血黄素颗粒的巨噬细胞,因肺淤血常由左心衰引起,故此种细胞被称为心衰细胞。
2.关于噻嗪类利尿药利尿作用机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抑制抑制远曲小管近端对NaCl的再吸收
B.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对NaCl的再吸收
C.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对NaCl的再吸收
D.抗醛固酮作用
E.降低尿的稀释和浓缩功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噻嗪类利尿药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口服利尿药和降压药。利尿作用机制是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的再吸收。产生中等效能的利尿作用。
3.女性,58岁患者。因发热、咳嗽、胸闷、气短1周收入住院。查体:体温37.5℃,呼吸24次/分。口唇发绀。双下肺叩诊呈浊音、语颤明显减弱、呼吸音消失。腹部隆起,叩诊移动性浊音(+)。双侧胸液、腹水呈乳糜样,苏丹染色阴性。胸液、腹液常规均示渗出液,淋巴细胞为主,LDH1200U/L,CEA明显增高。PPD(+)。最可能的诊断是
A.化脓性胸膜炎
B.结核性胸膜炎
C.恶性胸腔积液
D.乳糜样胸腔积液
E.结缔组织疾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该患者合并胸液、腹液,LDH1200U/L,CEA明显增高。多考虑为恶性胸液。虽然PPD(+),胸液腹液淋巴细胞增多,加之症状体征,都比较支持结核性胸膜炎,但结核性胸膜炎CEA并不增高。故选C。
4.医生的临床知识和技能×患者的依从性等于
A.治疗效果
B.技术交往
C.治疗措施
D.言语交往
E.心理支持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治疗效果=医生的临床知识和技能×患者的依从性。患者的依从性差是医患沟通中的最大障碍,医务人员应及时查找原因,提高患者的遵医依从性。
5.关于吗啡治疗心源性哮喘,与下列哪一项机制无关
A.有强大的镇痛作用
B.有明显的镇静作用
C.血管扩张、心脏负荷减轻
D.消除患者焦虑、恐惧情绪
E.降低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吗啡用于治疗心源性哮喘是因为:①抑制呼吸中枢,减弱过度的不能起代偿作用的反射性呼吸兴奋,使喘息得到缓解;②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心脏负担,有利于肺水肿的消除;③镇静作用减弱了病人紧张不安的情绪,间接减轻心脏的耗氧量。
6.关于噻嗪类利尿药利尿作用机制,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抑制抑制远曲小管近端对NaCl的再吸收
B.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对NaCl的再吸收
C.抑制髓袢升支粗段髓质部和皮质部对NaCl的再吸收
D.抗醛固酮作用
E.降低尿的稀释和浓缩功能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噻嗪类利尿药是临床广泛应用的一类口服利尿药和降压药。利尿作用机制是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的再吸收。产生中等效能的利尿作用。
7.男,34岁,一周前曾感冒低热二天,近三天来发现下肢水肿,血压20/12kPa(150/90mmHg),尿蛋白(+++),尿沉渣镜检红细胞20~40个/高倍视野,颗粒管型偶见,血红蛋白98g/L,A/G为2.2/2.4,最可能的临床诊断为
A.急性肾炎
B.慢性肾炎,急性发作
C.慢性肾盂肾炎,急性发作
D.隐匿性肾炎
E.狼疮性肾炎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该例患者有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镜下血尿,病前一周曾有感冒低热,所以
8.某中年男性因突发急症在大街上摔倒并昏迷,由路人送至附近医院,被确诊为脑出血,急需手术,但医务人员无法联系到其亲属。在此情况下,可以决定为其急诊手术的人员是
A.医院所在地民政部门负责人
B.医院所在地派出所负责人
C.为其接诊医师的上级医师
D.院长或其授权人
E.旁边见证这一切的路人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患者需要紧急抢救,如果找民政或派出所的负责人与医疗没有直接关系,而且时间较长,因此排除AB,接诊的上级医师,没有此方面的决策权力,因此应该请示该院的院长或其授权人。
9.肉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是
A.直接蔓延
B.淋巴道转移
C.血道转移
D.种植性转移
E.混合转移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血道转移是肉瘤最常见的转移方式。
10.2014年,某地区发生暴力伤害医务人员事件,医院对于这种暴力伤害所采取的措施,下述有误的是
A.加强安全保卫措施
B.推行感动服务
C.积极化解纠纷
D.加强媒体沟通
E.加强临床风险管理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加强临床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