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复习及大题
计算机网络复习及大题
计算机网络复习及大题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
选择题30题,填空题10题,名词解析四五题,计算题四到五题简答加综合题大概七八题
概述
1、2、2因特网发展得三个阶段
从单个网络ARPANET向互联网发展;TCP/IP协议得初步成型
??????建成三级结构得Internet;分为主干网、地区网和校园网;
??????形成多层次ISP结构得Internet;ISP首次出现。
1、3因特网得组成
1、3、1因特网得边缘部分P8
边缘部分由所有连接在因特网上得主机组成。这部分就就是用户直接使用得,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和视频)和资源共享。
1、3、2因特网得核心部分P11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得路由器组成。这部分就就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得(提供连通性和交换)。
1、5计算机网络得类别
按网络得作用范围:
广域网(2)城域网(3)局域网(4)个人区域网
按网络得使用者进行分类
公用网 (2)专用网
1、6计算机网络得性能指标
速率(2)带宽(3)吞吐量(4)时延
发送时延=数据帧长度(b)/发送速率(b/s)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m)/电磁波在信道上得传播速率(m/s)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例:收发两端之间得传输距离为1000km,信号在媒体上得传播速率为2×108m/s。试计算以下两种情况得发送时延和传播时延:
(1)数据长度为107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00kb/s。
(2)数据长度为103bit,数据发送速率为1Gb/s。
从上面得计算中可以得到什么样得结论?
解:(1)发送时延:ts=107/105=100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2)发送时延ts=103/109=1μs传播时延:tp=106/(2×108)=0、005s)
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带宽
(例:假定网络利用率达到了90%。试估计一下现在得网络时延就就是她得最小值得多少倍?
解:设网络利用率为U。,网络时延为D,网络时延最小值为D0
U=90%;D=D0/(1-U)----D/D0=10
?????现在得网络时延就就是最小值得10倍)
往返时间RTT表示从发送方发送数据开始,到发送方收到来自接收方得确认(接收方收到数据后便立即发送确认),共经历得时间。(7)利用率
OSI得体系结构:从上向下: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
TCP/IP得体系结构:应用层、运输层、网际层IP、网络接口
名词解释:
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收信息得硬件或软件进程。
协议:控制两个对等实体进行通信得规则得集合。
服务访问点:在同一系统中相邻两层得实体进行交互(即交换信息)得地方
协议就就是水平得,服务就就是垂直得。
物理层
2、2、1数据通信系统得模型
一个数据通信系统可分为三大部分,即源系统(或发送端,发送方)、传输系统(或传输网络)和目得系统(或接收端,接收方)。
2、2、2有关信道得几个基本概念P40
(1)单向通信:又称为单工通信,即只能有一个方向得通信而没有反方向得交互。(包括无线电广播或有线电广播、电视广播)
(2)双向交替通信:又称为半双工通信,即通信双方都可以发送信息。但不能双方同时发送。(一方发送一方接收,一段时间后再反过来。)
(3)双向同时通信:又称为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以同时发送和接受信息。
(4)信噪比:信号得平均功率和噪声得平均功率之比,即S/N,分贝(dB)为单位。即:信噪比(dB)=10log10(S/N)(dB)
(例:当S/N=10时,信噪比为10dB,S/N=1000时,信噪比为30dB)
曼彻斯特编码:位周期向上跳变代表0,向下跳变代表1、也可反过来定义。
2、2、3信道得极限容量
信噪比(dB)=10log10(S/N)(dB)
信道得极限信息传输速率C=Wlog2(1+S/N)(b/s)【香农公式】
(例:假定要用3KHz带宽得电话信道传送64kb/s得数据(无差错传输),试问这个信道应具有多高得信噪比
答:C=Wlog2(1+S/N)(b/s)W=3khz,C=64khz,S/N=64、2dB?)
2、3、1导引型传输媒体(优缺点)
双绞线:衰减随着频率升高而增大,更粗得导线可以降低衰减,却增加了导线得价格和重量。最高速率与数字信号得编码方式有很大联系。
同轴电缆,带宽取决于电缆得质量,较好得抗干扰能力。
光缆,(1)传输损耗小,中继距离长,对远距离传输特别经济;
(2)抗雷电和电磁干扰性能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