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证书制度”背景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与研究
摘要:“1+X证书制度”与产教融合是当下职业教育的热词,两者如何有机结合,以确保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互补互助关系,是一件十分重要与迫切的事情。本文基于“1+X证书制度”与产教融合的契合度分析,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引企入校”工程的实践为例,介绍了诸暨市职业教育中心(以下简称学校)汽修专业开展的产学研训一体化及岗课赛证融通的实践过程,同时研究并提出了“1+X证书制度”背景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完善与优化。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汽修专业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中“产教融合”作为全文高频词共出现了9处,可见国家对其的重视程度。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作为类型教育的重要标志,也是当下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重要一环,更是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后,在产业上能否成功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1+X证书制度”是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它让中职学生在学历教育的同时,通过技能培训获得相应证书,优化了学历教育的单一性。制度中“1”是基础,反映了人才培养质量,而“X”是技能水平的凭证,反映个人职业生涯的综合能力,是“1”的补充、强化与拓展。
1“1+X证书制度”的内涵
1.1“1+X证书制度”包含“书”与“证”的衔接与融通
这里的“1”指的是学历证书,即在学制系统内接受学历教育或在其它教育机构接受学制系统内某个阶段教育并完成学习任务的学习者所获得的文凭。“X”则为若干个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就是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能够获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多了这个“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现了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而这个“不同之处”正是包括职业教育界在内的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因为“1+X证书制度”实现了“书”与“证”的衔接与融通,它之所以能够实现“书”与“证”的衔接与融通,就在于它很好地处理好了学历证书“1”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X”的关系。在这个证书制度中,“1”是基础,“X”是“1”的补充与延伸、强化与拓展。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两者并不隶属同一个证书系统,两者不是并行关系,而是互相衔接和互相融通的关系。
1.2“1+X证书制度”包含人才培养与评价模式的制度设计
在专业人才培养的培训内容和课程内容方面,“X”证书实现了相互融合。这种融合体现在职业技能培训不是要另外再设计一套培训课程,而是有机地融入学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不同的是:专业课程包含了“X”证书职业技能培训内容的,不再另设“X”证书培训,反之,则要通过“X”证书职业技能培训来加强补充与延伸、强化与拓展。
在职业技能培训过程和学历教育专业教学过程方面,“X”证书实现了统筹组织与同步实施。技能培训与专业教学之所以能够做到统筹组织与同步实施,是因为“X”证书培训内容与学历教育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即“X”证书培训和专业教学可以对教学的内容、场所、时间、形式、师资等进行统筹安排,实现证书培训与专业教学的过程一体化。
在职业技能考核与学历教育专业课程考试方面,“X”证书实现了考试与评价的同步。即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对应专业教学标准,“X”证书培训内容融合学历教育专业课程内容,技能培训过程衔接专业教学过程,使“X”证书職业技能考核与学历教育专业课程考试实现考试与评价同步成为了可能。
在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考试方面,“X”证书实现了学习成果的互相转换。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学生,可以按照相关规定兑换学历教育学分,免修相应课程;获得学历证书的学生,可以免试相应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试部分内容,从而实现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的互换互通。
2“1+X证书制度”与产教融合契合度解析
2.1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性
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是“1+X证书制度”与产教融合的首要契合。我国传统汽车的产销量已多年占居世界第一,但核心技术掌握不多;新能源汽车由于政府的强力推进,整车产销量、“三电”研发等数据,均领先全球,但无论是传统车企还是如蔚来等新势力车企,都对标特斯拉进行追赶。要保持我国汽车产业的优势,需技术的创新、服务的完善及人才的支撑。“1+X证书制度”与产教融合均是在国家推进产业升级,重构产业结构的背景下出台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是两者的共同目标。
2.2人才培养方式的契合性
《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提出:“‘1+X证书制度的试点工作与专业、课程、师资三个层面的建设融合在一起”。汽修类“1+X证书制度”是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主导,作为被教育部授权的培训评价组织,其本身就是产教融合的产物,证书标准的设计是根据岗位需求而定,这就表明两者的人才培养方式具有先天的亲和性。现阶段适合中职“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