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激励赋能成长
摘??要:口语交际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而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此时进行阳光式口语交际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教师应仔细分析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设立的口语交际活动主题板块,明确口语交际教学的全体性、全过程、全面性原则,创设形式多样、新颖活泼且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口语交际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表达欲望和内在需求,使其在提升口语交际能力的同时,获得健康、阳光、个性的成长。
关键词:初中语文;阳光性口语交际教学;情境;交互
現代社会中,口语交际能力极为重要,重视和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成为时代要求。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人格及人的基本素质的关键时期,其身心各方面发展最迅速、最旺盛,可塑性最强,此时进行阳光式口语交际教学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一、初中语文阳光式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及原则
(一)阳光式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
阳光式口语交际教学,就是指通过阳光般有温度有热量、充满青春活力的口语,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感情交流的教学活动。
1.是人际交流的需要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的“口语交际”“写作”合并成为“表达与交流”,强调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注意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地交流;要耐心专注地倾听,能根据对方的话语、表情、手势等,理解对方的观点和意图。由此可见,口语交际具有双向互动的特点,它不仅需要交流双方掌握听说技巧,还关注交流过程中双方待人处事、举止谈吐、临场应变以及传情达意等方面的能力。因此,实施阳光式口语交际教学,能给学生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2.是人格培养的需要
《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致力于全体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为学生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这既是对初中生语文学习的整体要求,也是初中语文阳光式口语交际教学的目标。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对初中生而言,学校教育是至关重要的环境因素之一。教师的正面评价可给学生以鼓励、信心,从而在学生的人格形成中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口语交际教学还要逐步拓展,经由行动养成、习惯养成、性格塑造,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
3.是走向未来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说:“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奋斗的道路不会一帆风顺,往往荆棘丛生、充满坎坷。强者,总是从挫折中不断奋起、永不气馁。”因此,我们有必要在初中实施阳光式口语交际教学,使学生养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性格,让他们以后能以奋斗精神、强者之姿,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二)初中语文阳光式口语交际教学的原则
1.全体性原则
阳光式口语交际教学的对象必须是全体学生,真正做到教学过程为全体学生所经历,教学成果由全体学生所享有。教师要安排大量时间,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主动性,引导学生条理清晰、积极向上、幽默乐观地表达,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语言习惯和交际态度,促进学生健康、阳光、个性地成长。
2.全过程原则
《课程标准》在“跨学科学习”中强调:“要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因此,初中语文阳光式口语交际教学并不是独立的,而是贯穿初中语文教学的全过程。教师不仅要以有温度的语言激励学生,还要以昂扬的姿态、真诚的微笑、热情的注视与学生“交流”,以点头或点赞等形式与学生“互动”。
3.全面性原则
口语交际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引导学生走出课本和校园,进而走向社会,是口语交际教学的最终目的和意义。教师可有意识地增加综合实践活动,创设交际情境,丰富交际语言,并适当地布置一些交际作业,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进行全面交际。需要注意的是,阳光式口语交际并不需要刻意回避困难与挫折,而是要让学生学会直面困难。困难是人生成长道路上至关重要的“老师”,学会用阳光心态去面对,学生才能更骄傲、更坚定地拥抱欢乐、感受快乐、享受快乐。
二、初中语文阳光式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语言本身的学习离不开具体的语境,口语交际更不应该“纸上谈兵”,教师要让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认识、体验并最终学会用口语去交际。综观目前的初中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绝大多数是基于语文教材,借助封闭的语文课堂进行的,严重忽视了口语交际教学的生活性、实践性。因此,我们必须提升口语交际教学的有效性。
(一)在丰富的情境中激发兴趣
《课程标准》要求语文课程实施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初中生爱玩好动爱交流,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以下简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