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管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全面质量管理的英文缩写是()
TQM B.ISO C.QC D.QA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是纲领性文件。
程序文件 B.质量手册 C.作业指导书 D.质量记录
因果图又被称为()
排列图 B.鱼骨图 C.散布图 D.直方图
以下哪种工具主要用于寻找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分层法 B.控制图 C.排列图 D.调查表
产品质量特性值分布中心与规格中心偏移越大,过程能力指数( )
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抽样检验中,当批质量不合格时,接收该批产品的概率称为()
生产方风险 B.使用方风险 C.合格概率 D.错判概率
质量改进的基本过程是()
PDCA循环 B.PDSA循环 C.DCA循环 D.APDC循环
对质量活动结果进行评价、认定,对工序质量偏差进行纠正的控制方式属于()
事前控制 B.事中控制 C.事后控制 D.全过程控制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依据是()
ISO9000标准 B.ISO9001标准 C.ISO9004标准 D.ISO19011标准
质量成本中,因产品质量未达到规定标准而发生的一切损失费用属于()
A.预防成本 B.鉴定成本 C.内部故障成本 D.外部故障成本
答案:1.A2.B3.B4.C5.B6.B7.A8.C9.B
10.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质量管理的发展阶段包括()
质量检验阶段 B.统计质量控制阶段
C.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D.质量改进阶段
质量特性可分为()
技术特性 B.心理特性 C.时间特性 D.安全特性
以下属于质量管理工具的有()
检查表 B.分层法 C.头脑风暴法 D.亲和图
质量体系文件通常包括()
质量手册 B.程序文件 C.作业指导书 D.质量记录
过程能力分析的用途有()
判断过程能力是否满足规格要求
确定过程是否稳定
为过程改进提供依据
计算产品合格率
质量改进的组织形式包括()
质量改进小组 B.质量管理部门 C.跨部门团队 D.高层领导团队
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有()
统计过程控制 B.抽样检验 C.质量成本分析 D.质量功能展开
质量文化的构成要素包括()
物质层 B.行为层 C.制度层 D.精神层
质量方针应()
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 B.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
C.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 D.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
质量信息的来源有()
A.顾客反馈 B.生产过程数据 C.市场调研 D.供应商信息
答案:1.ABC2.ABCD3.ABCD4.ABCD5.ABC6.AC7.AB
8.ABCD9.ABCD10.ABCD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质量就是产品的性能。()
质量管理体系是企业质量管理的一种方法和手段。()
控制图的主要作用是判断产品是否合格。()
质量改进主要是通过日常的检验来实现。()
过程能力指数越大,说明过程能力越强。()
质量方针一经制定就不能更改。()
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
()
统计过程控制就是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
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证书有效期一般为3年。()
顾客满意是衡量产品质量的唯一标准。()
答案:1.×2.√3.×4.×5.√6.×7.√8.√
9.√10.×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答案:全面质量管理特点: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全企业管理、多方法管理。全员参与体现各部门人员都对质量负责;全过程涵盖从设计到售后;全企业强调各层次都重视;多方法综合运用多种工具技术。
简述质量改进的步骤。
答案:质量改进步骤:选题,明确改进项目;现状调查,了解实际情况;原因分析,找出影响因素;制定对策;实施对策;检查效果;巩固措施,防止问题复发;遗留问题处理,为后续改进做准备。
简述因果图的绘制步骤。
答案:绘制因果图步骤:确定质量问题;画出主干线;确定影响问题的大原因并标在枝干上;针对大原因分析中原因、小原因,依次细分;检查逻辑关系和完整性。
简述质量成本管理的意义。
答案:质量成本管理意义:有助于企业认识质量问题带来的经济损失,促使重视质量;通过分析成本构成找到改进方向,降低成本;能评估质量管理活动效果,助力制定质量策略,提升效益。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20分)
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在企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