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菜-羊肚菌周年轮作生态栽培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目的意义
近年来,菌菜轮作模式在国内外已逐步推广,尤其在农业集约化程度较高的区域展现出显著优势,不仅提升了土壤肥力,还实现了“冬闲田”向“增收田”的转变。江苏省是食用菌生产大省,食用菌种植效益高、需求量大,近几年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菌渣废弃物的不合理处置不利于生态环境的维持。就目前全省食用菌种植模式来看,多数以单一的种植模式,有些经营主体还在探索适合的轮作种植模式。而从全省的设施蔬菜种植现状来看,也均以单一的种植模式为主,蔬菜和食用菌产业的融合发展还不够。这种单一的种植模式,不仅导致土地季节性闲置,资源浪费严重,随着规模的持续扩大,长期连作还会导致土壤酸化、盐渍化、养分失衡及病虫害加剧等问题,严重制约蔬菜绿色生产,因此亟需加快菌菜轮作共生这种生态循环种植模式改善单一的种植现状。同时,菌菜轮作对土壤具有修复作用,菌渣还田可显著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对土壤肥力和生态环境的保持具有较好的意义。
2.任务来源
根据江苏省园艺学会于2024年7月16日发布的《关于征集2024年团体标准立项的通知》,《瓜菜-羊肚菌周年轮作生态栽培技术规程》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提出。
3.协作单位
本标准的协作单位为泰州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艾尚源农业有限公司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牵头单位与合作单位多年来在菌菜
种植技术和轮作模式等方面合作开展研究,有着扎实的合作基础,为标准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主要工作过程
(1)标准草案编制过程
标准编制单位多年来从事菌菜轮作栽培技术和模式研究,并依托江苏省(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亚夫科技服务项目等在全市进行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编制单位具有良好的研究基础和扎实的实践经验,通过对科学试验结果的分析整理,结合在生产调研、示范推广中总结的经验,梳理形成了瓜菜-羊肚菌周年轮作生态栽培技术规程草案。
(2)成立标准编制小组
2024年8月向江苏省园艺学会申报制定标准,2024年10月31日,江苏省园艺学会发布立项公告,随即成立《瓜菜-羊肚菌周年轮作生态栽培技术规程》标准编制小组,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泰州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艾尚源农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组成。
(3)编制标准草案
编制小组成立后,开始收集整理前期试验等相关资料,结合菌菜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开展讨论与分析,立足现有的标准草案,进一步征求意见、修改完善。同时,组织起草专家组会商会,明确起草小组成员分工,并严格按照计划进度推进,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确保标准的顺利实施。
(4)标准征求意见
编制组于2025年4月15日完成标准草案和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向行业内及相关行业专家,通过江苏省园艺学会向社会不确定利益相关方征求意见。
5.标准起草单位和起草人员信息及分工
(1)起草单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泰州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江苏艾尚源农业有限公司、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2)起草人员信息与分工
序号
姓名
单位名称
职务/职称
项目分工
1
冯翠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
主任/副研究员
整体实施与协调
2
吉茹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
助理研究员
培训与推广示范
3
衣政伟
泰州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高级农艺师
标准实施与培训
4
钱巍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
助研
标准推广示范与贯宣
培训
5
刘云飞
泰州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
高级农艺师
标准调研与资料整理
6
刘慧颖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泰州农科所
助研
标准推广示范与贯宣培训
7
杨亚云
泰州市海陵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农艺师
文献查阅与示范推广
8
朱荣平
江苏艾尚源农业有限
公司
总经理
基地管理与推广
9
郭兆枢
兴化市荻垛镇农业农村局
高级农艺师
标准实施与推广
10
姚协丰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副研究员
标准实施与贯宣
11
徐锦华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研究员
技术培训指导
12
雍明丽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副研究员
标准编写与培训
13
14
苏小俊
钱春桃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南京农业大学
主任/研究员
教授
技术培训指导技术培训指导
二、确定江苏省园艺学会团体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编写。本标准技术指标的确定主要依据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GB13735聚乙烯吹
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GB16715.1瓜菜作物种子第1部分:瓜类、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