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2025年湖北恩施鹤峰县教育系统选调3人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一、言语理解与表达。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其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共30题)
1、虽说移风易俗以柔为先,但是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刚性”,只是刚性的规定一旦遭遇“有规不依、执规不严”的尴尬,不免会发现规定出台时缺少必要考虑和细密调研的症结。因此出台刚性规定,在时机尚不成熟时,不妨将底线定得低些,或暂缓出台。否则,禁而不止,难免对法治政府、诚信政府形象造成定损害。
文中“禁而不止”的“不止”指的是:
??A:规定出台时缺少必要考虑和细密调研
??B:刚性规定出台时机不成熟
??C:政府形象受损
??D:有规不依、执规不严的现象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定位原文,“禁而不止”出现在文段的最后。分析“禁而不止”的上下文语境。前文在讲在移风易俗的过程中,刚性规定遭遇尴尬的时候不免会发现规定本身存在的问题。接着讲了在规定刚出台时,应将底线定得低一些,否则“有规不依、执规不严”依然会出现,从而损害政府形象。“不止”指的是刚性规定行使过程中遇到的尴尬。
对比选项。D项符合上述语境。
故本题选D。
?
2、问题________没有解决,________变得更严重。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那么
??B:因为??所以
??C:即使??也
??D:不但??反而
正确答案选项:D
解析:分析第一空和第二空。由“更”字可知,原句后半部分语义较前半部分有加强,原句前后语义形成递进关系。
辨析选项。A项“如果……那么”表假设关系,不符合语境,排除A项。B项“因为……所以”表因果关系,不符合语境,排除B项。C项“即使……也”表假设关系,不符合语境,排除C项。D项“不但……反而”中“反而”表示跟上文意思相反或出乎预料和常情,符合语境。
故本题选D。
?
?
3、经济水平会影响道德水平,主要体现是经济为道德提供物质基础,但不一定是经济水平高就一定道德水平高。但经济水平高,总体会为道德建设提供一个更好的物质基础。因为从经济角度分析,人的收益来自两个方面:物质收益和精神收益。另外,人们对收益有一个边际效用递减倾向。也就是当物质收益增加时,人们来自物质收益的边际效用会递减,这时来自精神收益的边际效用会增加。此规律说明,在经济水平高时人们会更倾向于增加精神收益,这对道德建设就是利好消息。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反映的也就是这种情况。
下列不属于文段表达的内容的是:
??A:经济水平高不一定道德水平高
??B:经济水平高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物质基础
??C:人来自物质收益的边际效用增加时,来自精神收益的边际效用会减少
??D: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并不冲突,可以相辅相成
正确答案选项:C
解析:分析文段,将选项与原文一一对应。
辨析选项。A项对应“但不一定是经济水平高就一定道德水平高”,符合原文。B项对应“经济水平高,总体会为道德建设提供一个更好的物质基础”,符合原文。C项对应“也就是当物质收益增加时,人们来自物质收益的边际效用会递减,这时来自精神收益的边际效用会增加”,“精神收益的边际效用”应该增加而非减少,属于曲解文意,与原文不符。D项对应“此规律说明,在经济水平高时人们会更倾向于增加精神收益,这对道德建设就是利好消息”,符合原文。
故本题选C。
?
?
4、留学异国的人常有“边缘人”的苦闷。人们显然不可能在进入一块陌生国土的同时,就在一瞬间也加入它的文化,而原来的文化背景又会由于天长地远而渐渐疏离。在实际生活中,两种________的文化,会经常骤然直率地在我们面前相遇、碰撞,一开始真有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的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水火不容尴尬
??B:截然不同窘迫
??C:南辕北辙狼狈
??D:针锋相对失落
正确答案选项:B
解析:分析第一空。所填词语搭配“文化”,且根据“相遇、碰撞”可知,两种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A项“水火不容”和B项“截然不同”都有完全不同的意思,但“水火不容”一般用于根本对立、无法统一的两种事物之间,形容两国文化语义过重,排除A项。C项“南辕北辙”比喻行动与目的相反,文中并没提到行动和目的,排除C项。D项“针锋相对”比喻尖锐的对立,一般用于观点、言辞等,与“文化”搭配不当,排除D项。答案锁定B项。
验证第二空。“窘迫”意为十分为难,恰与文中“无所适从亦无可躲避”相对应。
故本题选B。
?
5、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A:冯伯伯,您惠赠给我的书籍内容翔实,观点新颖,我一定会好好惠存,细心研读
??B:张震把妻子创作的书画送给老领导并附信:“拙荆在美术学院工作,此为其涂鸦之作,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