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致家长的一封信:共护成长时光,让假期有爱、有序、有意义!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
蝉声渐起,夏日的热浪也在悄悄蔓延。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暑假时节。此时此刻,您的孩子已经带着本学期的点滴成长与成果,走入了属于他们的暑期时光。在此,我们诚挚地向您表示感谢:感谢您对学校工作的理解与配合,感谢您对孩子成长道路上默默的付出与陪伴。
过去的半年,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和您的陪伴下,不仅学到了知识、锤炼了意志,也在一件件小事中逐渐懂得了责任、规则与担当。接下来的假期,是孩子们身心放松的时间,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延伸期。为此,我们特向您发出一封“暑假生活共育信”,希望我们继续携手,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健康、充实、有温度的假期。
一、假期时间安排
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统一部署,我校2025年暑假自7月1日开始,至8月30日结束。8月31日(星期日)全体学生返校报到,9月1日正式上课。
请家长朋友合理安排好假期的生活节奏,提早做好返校准备。建议开学前一周逐步调整作息,帮助孩子从假期节奏过渡到校园节奏,避免“开学综合征”。
二、安全第一课,假期不放松
暑假是孩子外出活动的高峰期,也是各类安全事故的易发期。学校虽已放假,但孩子的成长不能“脱管”,安全意识更不能“放假”。我们诚挚提醒您,从家庭这个最直接的守护单元出发,把好安全教育这一关。
防溺水——假期头号警钟
溺水,是中小学生暑期最常见、最致命的安全事故之一。孩子的生命安全,容不得一丝大意。请家长牢记并反复叮嘱孩子:“六不”原则:
?不私自下水游泳;
?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不在无家长陪同的情况下游泳;
?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不到陌生水域、深水区游玩;
?不盲目施救落水者,第一时间呼救或拨打110。
即使孩子会游泳,也务必要让他们明白:自然水域潜藏的危险远超想象。家长带孩子出行时,也要避免去野河、深塘、水库等危险水域游玩。
2.交通安全——出门先讲规矩
暑期出游增多,请教育孩子自觉遵守交通法规:
?未满12周岁不得骑自行车上路,未满16周岁不得骑电动自行车;
?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不在车流中穿梭;
?乘坐摩托车、电动车务必戴好头盔,乘坐汽车系好安全带;
?出远门游玩时,请避开人流高峰,避免疲劳驾驶、违规超载等行为。
3.居家用电、用气安全不能忽视
假期时间长,居家活动多,请特别关注以下方面:
?教育孩子不乱接插座,不乱玩电器,不靠近高压区域;
?做饭时小孩不单独操作燃气灶,注意厨房通风,远离火源;
?驱蚊产品(如电蚊香、蚊香片)使用时注意通风,避免引发火灾或中毒;
?禁止孩子独自在家时私拉乱接电线、使用大功率电器或点燃烟花爆竹。
4.网络安全和心理健康也需“同步守护”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孩子接触网络的时间也越来越多。请家长在假期中做到:
?控制孩子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每天不超过1.5小时;
?引导孩子合理安排上网内容,避免沉迷网络游戏或浏览不良信息;
?教育孩子不随意加陌生网友,不泄露个人信息,警惕电信诈骗;
?发现孩子情绪波动、性格突然改变等情况,及时沟通、疏导或寻求专业帮助。
三、假期生活安排建议
1.规律作息,别让假期“昼夜颠倒”
假期不是“放纵期”,更不是“熬夜季”。请协助孩子制定一张“暑假作息表”,做到有计划、有安排、有节奏地生活。建议做到:
?每天保证8小时以上睡眠;
?饮食清淡、均衡,不暴饮暴食;
?晨练或适度运动,增强体质;
?每周有时间参与家庭劳动,提升责任感。
2.合理安排学习,查漏补缺不放松
假期虽是休整期,也是不掉队的“黄金时段”。请家长引导孩子:
?完成假期作业,不拖拉不应付;
?每天坚持阅读1小时,积累知识;
?回顾上学期学习内容,总结得失;
?对学习薄弱点进行梳理,打好基础。
也可以鼓励孩子根据兴趣参与一些线上或线下的课程,如美术、编程、写作等,适度拓宽视野,但避免“课外班泛滥”,更不要揠苗助长。
3.走出去,感受生活的“教科书”
假期也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大课堂。可以结合家庭情况,组织适当的亲子出游或社会实践活动。哪怕是一次农田劳作、一次博物馆之行、一次邻里探访,都是一种生动的教育。关键不在“去哪儿”,而在于“用心陪伴”。
四、家校携手,共育成长
教育,是一场马拉松,也是一场接力赛。我们负责孩子在校时的教与育,您负责孩子在家的引与导。暑假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期,也是家校协同的“考验期”。我们衷心希望您:
?常关注孩子动态,做到“心中有数”;
?常与老师沟通,掌握孩子成长轨迹;
?常陪伴、常倾听,用真心换信任;
?常鼓励、常提醒,用言传带身教。
暑假不是“放任的季节”,而是“成长的窗口期”。希望孩子们在这个暑假里,在您的陪伴与引导下,不虚度、不空过,有成长、有欢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