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电动自行车直流集中充电系统》编制说明.docx
文件大小:26.86 KB
总页数:9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3.71千字
文档摘要

—PAGE\*Arabic11—

—PAGE\*Arabic10—

浙江省消防协会团体标准

《电动自行车直流集中充电系统》

(征求意见稿)

项目背景

我国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经超4亿辆。与此同时,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数量也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3年全国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2.1万余起,相比2022年上升17.4%。大部分的电动车火灾发生在充电过程中。

传统交流充电桩相当于定时插座,根据用户消费金额确定通电时间,无法检测到充电器后端充入电池的电压与电流。当电池已经充满或异常,其无法感知并及时断电,依然保持输出,大大增加充电起火隐患。

电动自行车直流集中充电系统直接与被充电池相连,充电过程实时检测电池端异常,发现异常提前预警并物理断电,保障了充电安全。

但是,当前电动自行车直流集中充电系统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团体标准均不够完善。在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标准方面,有GB/T42236.1《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第1部分:技术规范》、GB42296《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T/CHINABICYCLE1-2018《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设备技术规范》等国家/团体标准,由于工作原理上的不同,所以这些标准在技术要求的功能、性能指标、试验方法等方面均无法适用于直流集中充电领域。因此亟需制定直流集中充电相关标准,对关键功能和性能参数指标、检测方法进行规定,以保证直流集中充电产品的质量及使用效果,提高我国直流集中充电领域总体技术水平。

工作简况

任务来源

本标准由浙江省消防协会团体标准归口,由浙江逸畅互联科技有限公司提出并牵头,联合卓领物联科技(杭州)有限公司、铁塔能源有限公司浙江省分公司、中移建设有限公司浙江分公司、武汉市万御安防科技有限公司、浙江逸畅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制定。经浙江省消防协会下达《浙江省消防协会消防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会议纪要》(浙消协【2024-001】)。

(二)主要工作过程

成立起草小组,明确工作任务

2024年3月,成立《电动自行车直流集中充电系统消防安全技术要求》标准制定工作小组,明确标准起草成员及各自任务分工和主要职责,提出具体的工作思路和阶段任务,制定标准研制工作实施方案,确定标准制定过程和关键时间节点。

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

2024年6月份开始,选定了市场主流的集中充电产品作为调研对象,分析产品的共性及差异,并广泛听取产品使用单位、工程单位等的意见和建议,深入了解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领域产品现状,为标准的制定做基础的准备。

认真研制,反复论证

标准起草组通过广泛学习相关的政策法规、阅读文献、内部研讨等,起草组同时认真查阅GB/T42236.1《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第1部分:技术规范》、GB42296《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T/CHINABICYCLE1-2018《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设备技术规范》等国家标准和其他相关标准资料,总结分析了电动自行车直流集中充电智能控制与提前预警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初步拟定征求意见稿内容。为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起草组在研制阶段陆续召开多次组内讨论,并对外征求主管部门、专家、产品使用单位等的意见和建议,达成该标准的基本共识。

仔细完善标准,提交公开征求意见

标准征求意见初稿完成之后,于2024年12月19日提交协会,2025年1月10日由浙江省消防协会组织了专家对征求意见初稿进行审评,审评会在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延安路447号浙江饭店13F杭州厅召开,由来自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消防协会及相关企业的5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听取了标准牵头起草单位汇报标准研制情况;专家组对标准征求意见初稿内容进行整体审查,并给出了修改的建议和意见。

标准起草团队针对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对征求意见初稿进行了系统的修订,修订完毕之后浙江省消防协会于4月25日再次组织专家审评,经专家评审建议修改如下:

去掉正文标题“电动自行车直流集中充电系统”。

对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423.1-2008”进行补充。

对术语和定义里的“电动自行车直流集中充电系统”进行详细描述,对“涓流充电”内容去掉了具体数值。

对系统框图进行优化。

优化6.3.6充电异常保护试验的流程描述。

去掉6.4.1中的输出电压范围数值。

优化6.6环境适应性要求的描述并体现防尘防水内容。

正文最后增加横线。

去掉附录里雨棚部分内容,并加露天安装需要增加雨棚,雨棚应符合相关标准规范。

标准起草团队针对专家们的意见和建议再次修订,形成正式征求意见稿,于2025年5月9日提交浙江省消防协会进行申请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三)。编制原则和主要技术内容

编制原则

本标准以科学、客观、合理、适用为原则,基于GB/T42236.1《电动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