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姓名*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授课时数*累计时数*
授课日期
班级名称
授课地点
教学课题
第3讲网络体系结构(OSI)
知识目标
(1)了解网络体系结构形成背景
(2)理解网络体系的层次化理论
(3)掌握层间通信原理
(4)掌握网络体系结构的两种标准(OSI/RM与TCP/IP)
技能目标
(1)能正确分析每层的功能
(2)能正确分析层间的数据流向
态度目标
(1)培养自主、探究、协作性的学习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逐步提高学生与人合作,讨论问题,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
网络体系分层原理
教学难点
对等层之间通信
课型
直播讲授
教学方法
讲授法、实例法等
教学手段
利用智慧职教平台进行课堂管理、钉钉平台或腾讯课堂进行教学直播
教学参考
《计算机网络基础》杜煜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设计
教学
方法
时间
6S管理
课前平台签到;
检查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讲授法
新课引入
网络复杂性、异质性,用什么方法能合理组织网络的结构。解决方法:形成层次化的网络体系结构
提问
知识讲解
网络体系结构的形成背景
计算机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具有综合性技术的系统,为了允许不同系统实体互联与互操作,不同系统的实体在通信时都必须遵从相互均能接受的规则,这些规则的集合称为协议。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就是将复杂而庞大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按层次的方式把很多相关的功能分解,逐个给予解释和实现。在分层结构中,每一层都有明确的规则与说明,也称对等协议;层与层的边界是另外一些相互作用的集合,叫接口协议。
层次化结构
3.案例分析:
层次化方法在其它领域的应用:程序设计、邮政系统
邮递员、邮政分局、邮政总局、邮政运输
讲授法、案例分析法
学生活动1
1.登录平台完成头脑风暴活动
邮政系统中的实体有哪些?
各实体之间如何相互影响?
2.登录平台参与答疑讨论
头脑风暴、讨论交流
知识讲解
1.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定义
计算机网络中,层、协议和层间接口的集合被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2.层次结构方法的优点
3.网络体系结构的分层原理
(1)基本概念(2)层间通信
(3)通信协议(4)协议数据单元PDU
讲授法
学生活动2
1.登录平台完成课堂测试
2.登录平台查阅相关资料,完成课堂作业习题
实践操作
课堂小结
网络体系的分层原理与层间通信
总结
课外拓展
网络体系结构标准
讲授法
6S考核
参与活动积极性;
自主学习能力性;
整个教学过程
课后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