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国古代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在()
A.夏朝B.商朝C.西周D.春秋战国
2.“有教无类”教育主张的提出者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
3.主张“兼爱”“非攻”的教育家是()
A.老子B.庄子C.墨子D.韩非子
4.董仲舒提出的三大文教政策不包括()
A.罢黜百家,独尊儒术B.兴太学以养士C.重察举取士D.提倡科举
5.科举制度创立于()
A.汉朝B.隋朝C.唐朝D.宋朝
6.北宋“熙宁兴学”的主持者是()
A.范仲淹B.王安石C.蔡京D.朱熹
7.提出“致良知”教育思想的是()
A.程颢B.程颐C.朱熹D.王守仁
8.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法令形式公布并在全国推行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9.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方针中,不包括()
A.军国民教育B.实利主义教育C.美感教育D.劳动教育
10.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是()
A.生活即教育B.社会即学校C.教学做合一D.教育即生活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属于孔子教育思想的有()
A.因材施教B.学思行结合C.性相近,习相远D.有教无类
2.孟子的教育思想包括()
A.性善论B.明人伦C.深造自得D.闻见知行
3.以下属于秦朝文教政策的有()
A.统一文字B.严禁私学C.以吏为师D.独尊儒术
4.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主要有()
A.明经B.进士C.明法D.明字
5.宋代书院的特点有()
A.教学与研究相结合B.实行讲会制度C.课程设置灵活D.重视学术传承
6.以下属于颜元教育思想的有()
A.实学教育B.习行教学法C.六斋教学D.性三品说
7.洋务派创办的新式学堂类型包括()
A.外国语学堂B.军事学堂C.技术学堂D.师范学堂
8.以下属于严复教育思想的有()
A.鼓民力B.开民智C.新民德D.教育独立
9.新文化运动时期倡导的教育思潮有()
A.平民教育思潮B.职业教育思潮C.实用主义教育思潮D.科学教育思潮
10.以下属于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有()
A.目的论B.课程论C.教学论D.道德论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西周时期的教育特点是“学在官府”。()
2.荀子主张性善论。()
3.汉武帝设立的太学是中国古代第一所官办最高学府。()
4.唐朝的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起到了完全积极的促进作用。()
5.朱熹的教育阶段划分是小学“教事”,大学“教理”。()
6.明朝的八股取士禁锢了知识分子的思想。()
7.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堂。()
8.黄炎培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先驱。()
9.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中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10.梁漱溟主张通过乡村建设来拯救中国社会。()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稷下学宫的特点。
答案:学术自由,各家各派可自由讲学、争鸣;待遇优厚,学者受尊重且有较好生活条件;管理规范,有《弟子职》等规章制度;集讲学、著述、育才、咨政为一体。
2.简述韩愈的教育思想。
答案:主张“性三品”说;重视人才培养与选拔,强调“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提出尊师重道,阐述教师的任务、标准等;教学上提倡“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3.简述壬子癸丑学制的进步性。
答案:缩短了学制年限;取消对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课程上充实自然科学内容;重视生产技能训练,体现资产阶级教育要求。
4.简述晏阳初的四大教育。
答案:以文艺教育攻愚,培养知识力;以生计教育攻穷,培养生产力;以卫生教育攻弱,培养强健力;以公民教育攻私,培养团结力,致力于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古代私学兴起的原因及意义。
答案:原因有社会变革打破“学在官府”,文化下移;士阶层崛起;统治阶级对人才需求增加等。意义在于促进学术繁荣,培养众多人才,推动教育普及,丰富教育思想,为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2.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