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山西省法医临床鉴定师证资质评定试卷与答案.doc
文件大小:26.41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4
总字数:约2.12千字
文档摘要

山西省法医临床鉴定师证资质评定试卷与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以下哪种损伤不属于钝器伤?

A.棍棒打击伤

B.刀砍伤

C.砖石砸伤

2.重伤二级的评定标准中,肢体离断伤属于?

A.重伤一级

B.重伤二级

C.轻伤一级

3.鉴定损伤程度的时机一般应在损伤后?

A.12小时内

B.24小时内

C.72小时内

4.诈病最常出现于哪种鉴定中?

A.伤残鉴定

B.损伤程度鉴定

C.因果关系鉴定

5.下列关于骨折愈合的说法,正确的是?

A.血肿机化期约需2周

B.原始骨痂形成期约需4周

C.骨痂改造塑形期约需8周

6.关于关节损伤的鉴定,关键是要明确?

A.损伤的原因

B.损伤的部位

C.关节功能障碍程度

7.法医临床鉴定中,判断听力障碍等级主要依据?

A.纯音听阈测试结果

B.言语识别率

C.两者结合

8.下列哪种情况不属于精神障碍的范畴?

A.精神分裂症

B.神经官能症

C.普通感冒引发的短暂精神异常

9.损伤与疾病的因果关系判定中,“直接因果关系”是指?

A.损伤是疾病发生的唯一原因

B.损伤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主要作用

C.损伤与疾病的发生无关联

10.法医临床鉴定意见书的有效期一般为?

A.1年

B.2年

C.3年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属于锐器伤的有?

A.刺伤

B.切伤

C.砍伤

2.轻伤一级的面部损伤情形包括?

A.面部单个创口或者瘢痕长度6.0cm以上

B.面部块状瘢痕,单块面积4.0cm2以上

C.面部片状细小瘢痕或者色素异常,面积累计15.0cm2以上

3.损伤程度鉴定时需考虑的因素有?

A.损伤的部位

B.损伤的后果

C.损伤的情节

4.诈病的表现形式有?

A.夸大病情

B.伪装体征

C.捏造病史

5.骨折的分类包括?

A.不完全骨折

B.完全骨折

C.开放性骨折

6.关节功能障碍的评定方法有?

A.关节活动度测量

B.肌力测定

C.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

7.听力障碍的分级依据包括?

A.听阈均值

B.言语识别率

C.听觉脑干反应

8.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包括?

A.症状标准

B.严重程度标准

C.病程标准

9.损伤与疾病因果关系的类型有?

A.直接因果关系

B.间接因果关系

C.无因果关系

10.法医临床鉴定中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

A.X线

B.CT

C.MRI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所有的损伤都能在短时间内准确评定损伤程度。()

2.软组织损伤一定会伴有骨折。()

3.伤残等级评定主要依据损伤后的治疗效果。()

4.诈病一定会被法医识破。()

5.骨折后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6.关节脱位不属于关节损伤。()

7.听力障碍等级评定只需考虑听阈均值。()

8.精神障碍患者都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

9.损伤与疾病的因果关系一旦确定就不可改变。()

10.法医临床鉴定意见书可以由鉴定机构任意修改。()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

1.简述重伤一级的评定原则。

重伤一级评定需综合考虑损伤严重程度、对重要脏器及功能的损害等多方面。要全面评估损伤导致的肢体残缺、重要器官功能严重障碍等情况,确保评定准确反映损伤后果的严重性。

2.如何判断损伤与疾病的间接因果关系?

当损伤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但不是主要原因时,可判断为间接因果关系。如原有疾病基础,损伤诱发或加重了疾病的症状或进程。

3.简述诈病的识别要点。

注意伤者症状与体征是否矛盾,陈述病史是否前后不符,有无夸大表现。观察其行为举止、对检查的配合程度等,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诈病可能。

4.骨折愈合过程分哪几个阶段?

骨折愈合分血肿机化期、原始骨痂形成期、骨痂改造塑形期。血肿机化约2周,原始骨痂形成约4-8周,骨痂改造塑形需数月至数年。

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

1.讨论在复杂损伤与疾病因果关系鉴定中如何确保准确判断?

要详细了解损伤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全面收集病史、检查资料等。综合分析两者关联程度,考虑多种因素影响。组织多学科专家会诊,共同探讨得出准确结论。

2.谈谈精神障碍患者在法医临床鉴定中的特殊考虑因素。

要考虑其精神状态对鉴定配合度的影响,确保鉴定过程公正客观。准确评估精神障碍对损伤认知、表达及鉴定结果的干扰,综合判断其民事行为能力及责任能力。

3.讨论如何提高法医临床鉴定中对诈病的识别能力。

加强鉴定人员培训,提高对诈病特征的认识。完善鉴定流程,增加观察环节。结合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