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生命科学发展趋势.ppt
文件大小:2.5 MB
总页数:6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1.02万字
文档摘要

在医学领域,我国科学家主持了肝脏蛋白质组国际合作项目,该项目将为医学研究提供重要的信息平台,在国际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在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精神与神经性疾病和遗传病的研究中建立了重要的遗传资源库、信息数据库和高通量技术平台,克隆和鉴定出若干单基因病和多基因复杂性疾病的致病基因或易感基因。在肿瘤治疗上,以早幼粒白血病为模型,采用了全反式维甲酸和第31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三氧化二砷联合用药,大大提高了无瘤生存率,使之成为少数可以治愈的肿瘤,促进了化学基因组学的发展,也促进了以机制作为设计的和筛选靶向药物与先导化合物的新药研发。在精神分裂症为代表的复杂性疾病发生机理的系统、整合分析中,初步建立起多元联合分析体系,取得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另外,我国在血吸虫和多种病原体基因组测序、功能研究、药物及疫苗研究方面也取得显著成果。第32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乙肝疫苗等在预防和控制我国高发传染病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因工程药物、疫苗以及检测诊断试剂盒等已步入产业化轨道。高通量药物筛选已经步入实用阶段。具有我国特色的中药成份作用机理研究取得了进展,中药基因组学研究为中药品种、产地和毒副反应的鉴别和质量标准化提供了可能性。第33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随着学术交流和合作的日渐加强,交叉研究在我国也获得了迅速发展。在生物大分子研究领域:我国已拥有多学科、多层次、多技术平台的研究队伍和较好的工作基础,在细胞膜弹性理论、DNA大分子弹性和生物信息学等领域都做出了突出成绩。感觉神经生物学领域发展迅速,在知觉的基因表达、视觉的脑机制、学习与记忆、脑的发育及可塑性等方面获得了有国际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分子影像学研究发展迅速。此外,在学习与记忆的化学基础研究、微量分析、单细胞单分子分析、高通量分析(包括生物转化、某些生物过程的化学介入或干扰研究)等方面有了很好的研究积累。第34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我国虽然在生命科学领域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相比仍有相当大的差距。虽然近年来研究论文数量增长很快,但具有原始创新性的高质量论文较少,在世界生命科学权威学术杂志的文章数量还较少。分析我国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现状,主要差距在于:(1)原创性学术思想少,跟踪和模仿研究多;(2)基础研究投入不足;(3)缺乏良好的研究体系和平台,国际竞争力不强;第35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4)缺乏处于国际前沿的高素质研究团队,在国际权威学术杂志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还是个别和零星的,并且过分地依靠个别科学家;(5)学科和领域交叉的机制不畅,其中有科研运行体制的问题,也与国家层面的引导有关;(6)数据共享性差,多数研究基本上是各自为阵和从头开始,造成不必要的重复和浪费;(7)研究技术和手段发展滞后;(8)项目评审与资助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上述问题应当在“十二五”期间引起重视并予以改进。第36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未来五年中,生命科学基础研究?要特别注意培植新兴领域和学科生长点,优先支持具有重大科学意义和价值的基础研究。?充分利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所取得的理论和技术成就,带动遗传、发育、细胞、免疫、神经、进化和生态学等前沿领域的发展。?注重在基因组学、蛋白组学、分子影像学、神经科学和生物信息学等前沿领域发展自己的长处和特色,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第37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在农学和医学领域,要以国家需求为目标开展基础研究,努力解决涉及食品安全、生态安全、防病治病和生物产业发展的深层次基础问题。农学基础研究要围绕“保证使我国在未来10?20年间逐步成为世界农业基础科学创新与农业高新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的先进国家”的目标而开展;大力支持以揭示调控重要农业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农艺、产量、品质、抗病虫等重要性状的遗传、生长发育分子调控机理为目标的自由探索;进一步推动我国在食品安全,资源高效利用和农业生态学方面基础研究的发展。第38页,共68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医学基础研究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我国丰富的医学资源(包括各种疾病家系和病例、隔离人群、天然药物资源、病原微生物和复杂的自然环境等),以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理与防治为主线,开展相关的基础医学、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