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文言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学而时习之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C.择其善者而从之D.何陋之有
答案:D(A、B、C项“之”都是代词,D项“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2.“见往事耳”中“往事”的意思是()
A.过去的事情B.历史C.曾经的事情D.前尘往事
答案:B
3.下列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将军经历了上百次战斗死去了,壮士们十年后归来
B.将军和壮士们经过无数次战斗,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多年后胜利归来
C.将军身经百战牺牲了,壮士们经过十年凯旋
D.将军和壮士们打了十年仗,将军死了,壮士回来了
答案:B
4.“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中“延”的意思是()
A.延长B.邀请C.伸展D.拖延
答案:B
5.“会当凌绝顶”中“会当”的意思是()
A.终当,终要B.恰逢C.聚会D.应当
答案:A
6.“潭中鱼可百许头”中“可”的意思是()
A.可以B.大约C.可能D.能够
答案:B
7.下列“其”的用法与“其真无马邪”中“其”相同的是()
A.其真不知马也B.安求其能千里也
C.策之不以其道D.择其善者而从之
答案:A(“其真无马邪”与A项中“其”都是表示反问语气,难道)
8.“小大之狱”中“狱”的意思是()
A.监狱B.案件C.牢狱之灾D.监禁
答案:B
9.“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中“秋”的意思是()
A.秋天B.时候C.季节D.岁月
答案:B
10.“微斯人,吾谁与归”中“微”的意思是()
A.微小B.稍微C.如果没有D.轻微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句子中能体现儒家思想的有()
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答案:ABD(C项体现的是道家的归隐思想)
2.下列属于宾语前置的句子有()
A.何陋之有B.宋何罪之有
C.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D.马之千里者
答案:ABC(D项是定语后置,“千里马”)
3.下列对文言虚词“以”的用法正确的有()
A.以刀劈狼首(用)B.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C.以其境过清(因为)D.属予作文以记之(来)
答案:ABCD
4.下列词语解释正确的有()
A.但当涉猎(只是应当)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
C.及鲁肃过寻阳(到,等到)D.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答案:ABCD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说法正确的有()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及其弟子编写而成
B.《木兰诗》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C.《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
D.《送东阳马生序》是宋濂写给同乡后学马生的临别赠言
答案:BCD(《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
6.下列句子中“而”表示转折关系的有()
A.人不知而不愠B.温故而知新
C.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D.学而不思则罔
答案:ACD(B项“而”表示顺承关系)
7.下列对“绝”解释正确的有()
A.沿溯阻绝(断绝)B.绝巘多生怪柏(极)
C.哀转久绝(停止,消失)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与世隔绝)
答案:ABCD
8.下列属于描写山水景色的文言文有()
A.《答谢中书书》B.《记承天寺夜游》
C.《与朱元思书》D.《小石潭记》
答案:ABCD
9.下列对文言实词“食”解释正确的有()
A.一食或尽粟一石(吃)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养)
C.食之不能尽其材(吃)D.主人日再食(供养,给……吃)
答案:ABD(C项“食”同“饲”,喂养)
10.下列句子中“之”表示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有()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无丝竹之乱耳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D.何陋之有
答案:ABC(D项“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不亦说乎”中“说”同“悦”,愉快。()
答案:对
2.“河阳之北”中“河阳”指黄河北岸。()
答案:错(“河阳”指黄河南岸)
3.《出师表》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临行前写给后主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