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docx
文件大小:38.79 KB
总页数:7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3.29千字
文档摘要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诗词格律与欣赏历年真题与模拟试题

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唐代诗人杜甫的是:

A.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C.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下列词牌名中,不属于宋代词人辛弃疾的是:

A.青玉案

B.蝶恋花

C.满江红

D.江城子

3.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唐代诗人白居易的是:

A.春江水暖鸭先知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4.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

A.登鹳雀楼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下列词牌名中,不属于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是:

A.如梦令

B.水调歌头

C.蝶恋花

D.满江红

6.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

A.登鹳雀楼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7.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

A.登鹳雀楼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8.下列词牌名中,不属于宋代词人李清照的是:

A.如梦令

B.水调歌头

C.蝶恋花

D.满江红

9.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

A.登鹳雀楼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10.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唐代诗人王之涣的是:

A.登鹳雀楼

B.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D.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将进酒》的作者是__________,其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的感慨。

2.《登鹳雀楼》的作者是__________,其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一句描绘了__________的壮丽景象。

3.《静夜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其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一句描绘了__________的宁静夜景。

4.《望庐山瀑布》的作者是__________,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句形容了__________的壮观景象。

5.《赋得古原草送别》的作者是__________,其中“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句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的感慨。

6.《登高》的作者是__________,其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句描绘了__________的萧瑟景象。

7.《夜泊牛渚怀古》的作者是__________,其中“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一句描绘了__________的宁静夜景。

8.《送元二使安西》的作者是__________,其中“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句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的感慨。

9.《江雪》的作者是__________,其中“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句描绘了__________的荒凉景象。

10.《登岳阳楼》的作者是__________,其中“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一句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___的感慨。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

1.简述唐诗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2.简述宋词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3.简述明清诗词的特点及其代表人物。

4.简述诗词格律的基本要求。

5.简述诗词欣赏的方法。

四、古诗词翻译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翻译以下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诗句: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翻译以下宋代词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诗句: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3.翻译以下唐代诗人杜甫的《春望》中的诗句: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五、古诗词赏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分析以下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一句的意境和表达效果。

2.分析以下宋代词人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一句的艺术特色和情感表达。

六、古诗词创作题(每小题10分,共10分)

请根据以下提示,创作一首五言绝句:

提示:春日,山间,雨后,桃花,蜜蜂。

(请在此处完成你的诗作)

本次试卷答案如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D

解析:A项为唐代诗人杜甫的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