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外营养规范配置及使用考核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肠外营养支持不适用于以下哪种情况()
A.短肠综合征
B.急性重症胰腺炎
C.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D.恶性肿瘤化疗期间不能进食者
答案:C。解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代谢亢进,虽然营养需求增加,但一般可以通过经口进食补充营养,并非肠外营养支持的绝对适应证。短肠综合征患者肠道吸收面积减少,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早期需禁食,恶性肿瘤化疗期间不能进食者,都需要肠外营养支持来提供营养物质。
2.以下哪种物质不属于肠外营养中的碳水化合物来源()
A.葡萄糖
B.果糖
C.木糖醇
D.中链甘油三酯
答案:D。解析:中链甘油三酯是肠外营养中脂肪的来源,而葡萄糖、果糖、木糖醇都可作为碳水化合物为机体提供能量。
3.肠外营养液中脂肪乳剂的最大用量一般为()
A.1g/(kg·d)
B.2g/(kg·d)
C.3g/(kg·d)
D.4g/(kg·d)
答案:B。解析:肠外营养液中脂肪乳剂的最大用量一般为2g/(kg·d),过量使用可能会导致脂肪超载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4.肠外营养配置时,应先加入的液体是()
A.氨基酸溶液
B.葡萄糖溶液
C.脂肪乳剂
D.电解质溶液
答案:A。解析:在肠外营养配置时,通常先加入氨基酸溶液,它可以作为其他成分的溶剂,并且有助于维持溶液的稳定性。
5.肠外营养液中维生素C的作用是()
A.抗氧化
B.促进钙吸收
C.参与凝血过程
D.调节酸碱平衡
答案:A。解析:维生素C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防止营养液中其他成分被氧化,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促进钙吸收的是维生素D,参与凝血过程的是维生素K,调节酸碱平衡主要靠电解质等物质。
6.以下关于肠外营养导管的护理,错误的是()
A.定期更换穿刺部位的敷料
B.保持导管通畅,避免扭曲、受压
C.可经导管抽血、输血
D.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渗血等情况
答案:C。解析:肠外营养导管严禁用于抽血、输血等操作,以免引起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应定期更换穿刺部位的敷料,保持导管通畅,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情况。
7.肠外营养支持时,为预防感染,营养液应在()内输完
A.6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D.48小时
答案:C。解析:为预防感染,肠外营养液应在24小时内输完,以减少细菌滋生的机会。
8.肠外营养液中微量元素的添加顺序一般为()
A.先加铁,再加锌,最后加铜
B.先加锌,再加铜,最后加铁
C.先加铜,再加铁,最后加锌
D.同时加入
答案:B。解析:肠外营养液中微量元素的添加顺序一般为先加锌,再加铜,最后加铁,这样可以减少相互之间的化学反应,保证营养液的稳定性。
9.以下哪种氨基酸属于必需氨基酸()
A.甘氨酸
B.丙氨酸
C.亮氨酸
D.脯氨酸
答案:C。解析:必需氨基酸是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取的氨基酸,亮氨酸属于必需氨基酸,而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属于非必需氨基酸。
10.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监测血糖的频率一般为()
A.每天1次
B.每天2-4次
C.每周1次
D.每周2-3次
答案:B。解析:肠外营养支持过程中,由于营养液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容易引起血糖波动,因此监测血糖的频率一般为每天2-4次。
11.肠外营养液中脂肪乳剂的适宜输注速度为()
A.0.5-1.0ml/min
B.1.0-1.5ml/min
C.1.5-2.0ml/min
D.2.0-2.5ml/min
答案:B。解析:肠外营养液中脂肪乳剂的适宜输注速度为1.0-1.5ml/min,过快输注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如脂肪超载综合征、发热等。
12.以下关于肠外营养支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完全替代肠内营养
B.不需要考虑患者的胃肠道功能
C.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病情调整配方
D.长期使用不会有任何并发症
答案:C。解析:肠外营养不能完全替代肠内营养,应优先考虑肠内营养,在肠内营养不能满足需求时才采用肠外营养。同时,需要考虑患者的胃肠道功能。长期使用肠外营养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如感染、代谢紊乱等。应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病情调整肠外营养配方。
13.肠外营养液配置后应在()内使用
A.2小时
B.4小时
C.8小时
D.24小时
答案:D。解析:肠外营养液配置后应在24小时内使用,以保证营养液的质量和安全性。
14.以下哪种情况不需要调整肠外营养配方()
A.患者出现高血糖
B.患者肝功能异常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