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主治医师重症医学实践技能考试试题(附答案).docx
文件大小:40.35 KB
总页数:42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1.41万字
文档摘要

2025年主治医师重症医学实践技能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A1型题(每题1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情况不属于重症医学的收治范围

A.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B.稳定型心绞痛

C.重症胰腺炎

D.严重创伤

E.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

答案:B。稳定型心绞痛病情相对稳定,一般不需要在重症医学科进行监护和治疗,而其他选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胰腺炎、严重创伤、心跳呼吸骤停复苏后都属于重症范畴,是重症医学的收治范围。

2.反映左心室后负荷的指标是

A.中心静脉压

B.肺动脉楔压

C.平均动脉压

D.肺血管阻力

E.左心室舒张末压

答案:C。平均动脉压反映了左心室后负荷,中心静脉压反映右心房压力,肺动脉楔压反映左心房压力,肺血管阻力反映肺循环阻力,左心室舒张末压反映左心室前负荷。

3.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有效的措施是

A.持续低流量吸氧

B.应用呼吸兴奋剂

C.呼气末正压通气

D.持续高流量吸氧

E.静脉应用糖皮质激素

答案:C。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可以使萎陷的肺泡重新扩张,增加功能残气量,改善氧合,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最有效的措施。持续低流量吸氧和持续高流量吸氧对改善氧合效果有限,呼吸兴奋剂主要用于呼吸中枢抑制的患者,糖皮质激素有一定辅助治疗作用但不是最有效措施。

4.以下哪种心律失常在重症患者中最需要紧急处理

A.偶发房性早搏

B.一度房室传导阻滞

C.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

D.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E.偶发室性早搏

答案:C。心房颤动伴快速心室率可导致心输出量明显下降,引起严重的血流动力学障碍,需要紧急处理以控制心室率。偶发房性早搏、偶发室性早搏一般不需要特殊处理,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和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大多不需要紧急干预。

5.患者出现高钾血症时,心电图最早的改变是

A.T波高尖

B.QRS波增宽

C.P-R间期延长

D.U波出现

E.ST段压低

答案:A。高钾血症时,心电图最早的改变是T波高尖,随着血钾进一步升高,可出现QRS波增宽、P-R间期延长等表现,U波出现常见于低钾血症,ST段压低可见于多种情况但不是高钾血症最早表现。

6.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首发器官常为

A.肺

B.肾

C.肝

D.胃肠道

E.心脏

答案:A。在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中,肺是最常受累的首发器官,因为肺部是与外界直接相通的器官,且对缺血、缺氧等损伤较为敏感,容易在各种严重疾病过程中首先出现功能障碍。

7.关于休克的治疗,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积极处理原发病

B.早期、大量、快速补液

C.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D.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

E.所有休克患者都需要使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

答案:E。并不是所有休克患者都需要使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只有当患者出现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pH<7.15)时才考虑适当使用碳酸氢钠。休克治疗应积极处理原发病,早期、大量、快速补液以纠正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在某些情况下尽早使用糖皮质激素有一定益处。

8.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最高的心肌酶是

A.肌酸激酶(CK)

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C.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D.乳酸脱氢酶(LDH)

E.肌红蛋白

答案:B。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特异性较高。肌酸激酶(CK)也可在骨骼肌等组织中存在,特异性不如CK-M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乳酸脱氢酶(LDH)在多种组织中都有分布,特异性较差;肌红蛋白虽然出现早,但特异性不强。

9.以下哪种情况提示患者预后不良

A.APACHEⅡ评分降低

B.SOFA评分降低

C.qSOFA评分≥2分

D.GCS评分升高

E.RASS评分接近0分

答案:C。qSOFA评分≥2分提示患者感染相关的死亡风险增加,预后不良。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降低提示病情好转,预后较好;GCS评分升高表示患者意识状态改善;RASS评分接近0分表示患者镇静程度合适,并非提示预后不良。

10.对于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应在入住ICU后24-48小时内开始

B.应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

C.可以通过鼻胃管、鼻空肠管等途径给予

D.只要患者有肠鸣音就可以进行肠内营养

E.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胃肠道耐受性

答案:D。虽然肠鸣音存在提示肠道有一定的蠕动功能,但不能单纯以肠鸣音作为能否进行肠内营养的唯一标准,还需要考虑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有无肠梗阻等情况。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应在入住ICU后24-48小时内开始,选择合适的肠内营养制剂,可通过鼻胃管、鼻空肠管等途径给予,并注意监测胃肠道耐受性。

11.急性肾衰竭少尿期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