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主治医师放射科辐射安全与应急预案考试试题(附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以下哪种射线不属于电离辐射()
A.X射线
B.γ射线
C.紫外线
D.α射线
答案:C。解析:电离辐射是指能够使物质发生电离的辐射,包括X射线、γ射线、α射线、β射线等。紫外线能量较低,不属于电离辐射。
2.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剂量限值中,有效剂量为()
A.5mSv
B.10mSv
C.20mSv
D.50mSv
答案:C。解析:根据相关标准,放射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限值为20mSv。
3.对于放射诊断机房,其防护门的铅当量应不小于()
A.1mmPb
B.2mmPb
C.3mmPb
D.4mmPb
答案:B。解析:一般放射诊断机房防护门的铅当量应不小于2mmPb,以有效屏蔽射线。
4.以下哪种措施不是减少辐射剂量的方法()
A.增加管电流
B.缩短曝光时间
C.增加焦-片距
D.使用屏蔽防护
答案:A。解析:增加管电流会使X射线的强度增加,从而增加辐射剂量;缩短曝光时间、增加焦-片距和使用屏蔽防护都可以减少辐射剂量。
5.当发生辐射事故时,应立即报告的部门不包括()
A.本单位辐射安全管理部门
B.当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
C.当地环保部门
D.当地公安部门
答案:无正确选项。解析:发生辐射事故时,应立即向本单位辐射安全管理部门、当地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当地环保部门和当地公安部门报告。
6.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不超过()
A.1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答案:B。解析:个人剂量监测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以及时掌握放射工作人员的受照剂量情况。
7.放射科机房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
A.3次/小时
B.5次/小时
C.8次/小时
D.10次/小时
答案:B。解析:放射科机房的通风换气次数应不小于5次/小时,以保证机房内空气质量。
8.以下哪种人员不适合从事放射工作()
A.孕妇
B.哺乳期妇女
C.未成年人
D.以上都是
答案:D。解析:孕妇、哺乳期妇女和未成年人对辐射较为敏感,不适合从事放射工作。
9.射线装置使用单位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健康主管部门的规定,对直接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进行()
A.个人剂量监测
B.职业健康检查
C.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D.以上都是
答案:D。解析:射线装置使用单位应对直接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进行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和放射防护知识培训。
10.当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接近或超过年剂量限值时,应采取的措施不包括()
A.查明原因
B.减少工作时间
C.进行医学观察
D.立即停止放射工作
答案:D。解析:当放射工作人员的年受照剂量接近或超过年剂量限值时,应查明原因,减少工作时间,进行医学观察,但不是立即停止放射工作,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11.以下哪种防护用品不属于个人防护用品()
A.铅衣
B.铅帽
C.铅屏风
D.铅眼镜
答案:C。解析:铅屏风属于机房的防护设施,不属于个人防护用品;铅衣、铅帽和铅眼镜是供放射工作人员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12.放射科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应包括()
A.辐射设备操作规程
B.辐射防护措施
C.辐射事故应急预案
D.以上都是
答案:D。解析:放射科的辐射安全管理制度应涵盖辐射设备操作规程、辐射防护措施和辐射事故应急预案等方面。
13.对放射诊断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的周期一般为()
A.半年
B.1年
C.2年
D.3年
答案:B。解析:对放射诊断设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的周期一般为1年,以确保设备的性能符合要求。
14.当发现辐射剂量监测结果异常时,首先应()
A.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B.对监测设备进行校准
C.对受照人员进行体检
D.查找异常原因
答案:D。解析:当发现辐射剂量监测结果异常时,首先应查找异常原因,判断是监测设备问题、操作问题还是其他因素导致的。
15.以下哪种射线的穿透力最强()
A.α射线
B.β射线
C.γ射线
D.X射线
答案:C。解析:γ射线的能量高,穿透力最强;α射线穿透力最弱,一张纸就可以阻挡;β射线的穿透力比α射线强,但比γ射线弱;X射线的穿透力也较强,但一般不如γ射线。
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30分)
1.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包括()
A.确定性效应
B.随机性效应
C.遗传效应
D.躯体效应
答案:ABCD。解析:电离辐射对人体的危害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随机性效应又包括遗传效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