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夏玉米高温防控栽培技术规程编制说明.pdf
文件大小:258.25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4.8千字
文档摘要

《夏玉米高温防控栽培技术规程》

标准编制说明

一、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河南省是粮食生产大省,2024年粮食种植面积16165.7万亩,

总粮食产量达到1343.9亿斤,居全国第二位,连续8年稳定在

1300亿斤以上。其中,玉米种植面积5799.9万亩,总产量达到

2238.7万公斤。但玉米生育期间,由于降水时空分布极其不均,

加上受自然条件的制约,秋粮作物遭受的灾害类型多、频率高、

范围广、危害重。其中,高温热害是玉米生长期间的主要灾害之

一。高温不仅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还会导致授粉不良、籽

粒败育等问题,进而影响产量和品质。编制高温防控栽培技术团

体标准对保障农业生产、提升技术水平、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农

民增收等具有深远意义,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

(一)任务来源

根据河南省农学会关于印发《河南省农学会团体标准管理办

法》的要求,由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组织对团体标

准《夏玉米高温防控栽培技术规程》进行起草、制定。

本标准依据河南省夏玉米高温热害影响、抗灾减灾机理、应

用和示范相关科研成果,提出并规定了夏玉米高温防控栽培技术

的术语和定义、品质选择、播前准备、播种、田间高温防控管理、

收获与贮藏等各项技术,该技术规范结合河南省夏玉米栽培生产

实际,方法简便,易于操作。

该任务得到了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融合多源数据异常天气

下小麦玉米灾害应变技术创新与集成应用“(241100110300)项

1

目的支持。

(二)标准的编制原则和依据

(1)标准的编制原则性

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

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进行编写。遵循国家现有的农业

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发展农业、增加产量、保护环境和改

善生态为最终目标,使制定的标准符合我省的具体情况,从实际

出发,达到技术先进,生产可行,宜于操作,力求取得经济效益、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2)标准的编制依据

科学性:《夏玉米高温防控栽培技术规程》的制定,紧密结

合我省夏玉米高温热害现状,结合夏玉米耐高温减灾稳产的生产

实践和最新科研成果。本标准的确立,以多年大田试验和玉米高

温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为基础,同时,进行了广泛的调

研和科学的验证;以充分科学的试验数据为依据,编制的技术措

施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进行。

特殊性:目前团体标准中对“夏玉米高温防控栽培技术”尚

没有明确规定。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天气频发,夏玉米在

生长过程中面临的高温热害问题日益严重。在本标准的制定过程

中,充分了解当前国内玉米高温防控栽培技术的现状以及发展趋

势;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先进经验,有针对性的结合我省各地

农业生产实际情况。

可操作性:夏玉米高温防控栽培技术规程基于玉米生长发育

特点和河南省气候特点,帮助农民在高温条件下合理选择品种、

调整播期、优化田间管理措施,减轻高温对玉米生长的不利影响,

确保玉米高产稳产。同时,在本标准的制定过程中,也充分听取

了相关领域专家、基层农技人员和广大种植农户的意见,使标准

和生产实际协调统一,标准在实际应用中可操作性强。

2

三、编制过程

(一)标准立项和起草小组成立

2025年4月7日《夏玉米高温防控栽培技术规程》获得团体

标准立项。立项后,负责起草单位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

究所、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漯河市农业机

械技术中心、郸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西华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鹤壁市农业科学院立即协商成立了标准起草小组,确定起草人员

和分工,并制定了标准的编写计划。

标准起草小组由乔江方担任组长,起草人有乔江方,穆蔚林,

郭涵潇,张美微,张盼盼,邵瑞鑫,李川,程泽强,郭栋,李付

立,鲁振胜,牛军,胡彦奇,俞晓红,张志方。

(二)科研项目试验结果和文献查阅

2015年至今,标准起草小组承担了“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