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品收购站清理专项行动方案
一、行动背景
近年来,废品收购站数量不断增加,部分收购站存在无证经营、环境脏乱差、安全隐患突出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还可能滋生违法犯罪活动。为规范废品收购行业秩序,改善城市环境,消除安全隐患,特制定本专项行动方案。
二、行动目标
全面清理无证经营的废品收购站,确保合法合规经营。
整治废品收购站环境卫生,消除脏乱差现象,改善周边环境质量。
排查并消除废品收购站的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建立废品收购行业长效管理机制,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三、行动范围
本市行政区域内所有废品收购站,重点整治城乡结合部、城中村、铁路沿线、河道两岸等区域的废品收购站。
四、组织领导
成立废品收购站清理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商务局、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城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商务局,负责专项行动的组织协调、信息汇总和督促检查等工作。
五、行动步骤
(一)调查摸底阶段(X月X日——X月X日)
组建调查队伍:各区(县)政府组织商务、公安、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城管、消防救援等部门以及街道(乡镇)工作人员成立联合调查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分工,确保调查工作有序开展。
全面细致排查:调查小组采用实地走访、查阅资料、询问周边居民等方式,对辖区内所有废品收购站进行拉网式排查。详细记录收购站名称、地址、负责人姓名及联系方式、经营规模、主要收购品类、从业人数等信息。
核实证照情况:检查收购站是否具备营业执照、再生资源回收经营者备案登记证明等相关证照,对无证照或证照不全的收购站进行重点标注。
评估环境与安全状况:观察收购站周边环境卫生状况,检查是否存在垃圾堆积、污水横流、异味扰民等问题;排查是否存在消防设施缺失、电气线路老化、违规搭建等安全隐患。
建立详细台账:将调查获取的信息进行整理汇总,建立废品收购站基本信息台账,并根据证照情况、环境卫生和安全隐患程度进行分类标注,为后续整治工作提供依据。
(二)宣传动员阶段(X月X日——X月X日)
多渠道宣传
媒体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主流媒体,发布废品收购站清理专项行动的公告,宣传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社会知晓度。
社区宣传:在废品收购站周边社区、村庄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向居民普及废品收购站规范经营的重要性,鼓励居民积极参与监督。
现场宣传:各区(县)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深入废品收购站,与经营者面对面交流,发放宣传资料,讲解整治要求和政策法规,引导经营者自觉配合整治工作。
召开动员会议:各区(县)政府组织召开废品收购站清理专项行动动员大会,邀请收购站经营者代表参加,明确整治工作的具体安排和要求,解答经营者的疑问,争取经营者的理解和支持。
设立举报渠道:公布专项行动举报电话、邮箱等渠道,鼓励群众对无证经营、环境脏乱差、存在安全隐患的废品收购站进行举报,对举报属实的给予一定奖励。
(三)集中整治阶段(X月X日——X月X日)
分类整治无证经营收购站
自行清理:对无证经营的废品收购站,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责令其在规定时间内停止经营活动,并自行清理场地内的废品。同时,安排专人跟踪督促,确保清理工作按时完成。
强制取缔:对逾期未自行清理或拒不配合的无证经营收购站,由各区(县)政府组织联合执法队伍,依法予以强制取缔。在取缔过程中,要做好现场秩序维护和安全保障工作,对收购站内的废品进行妥善处理,避免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督促整改环境卫生问题
下达整改通知:对有证但环境卫生脏乱差的废品收购站,下达环境卫生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标准和期限。要求收购站经营者对场地进行全面清理,清除垃圾杂物,规范废品堆放,保持场地整洁。
复查验收:在整改期限届满后,组织相关部门对收购站进行复查验收。对整改到位的,予以销号;对整改不彻底的,责令其继续整改,直至达到要求;对拒不整改的,依法予以处罚。
排查消除安全隐患
全面安全检查:对所有废品收购站进行全面的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消防设施是否完好有效、电气线路是否符合安全标准、是否存在违规住人等情况。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建立隐患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
跟踪整改落实:安排专人对安全隐患整改情况进行跟踪督促,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对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收购站,责令其立即停止经营活动,直至隐患消除。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依法予以关停。
加强部门协作配合
联合执法行动:在整治过程中,各部门要加强协作配合,定期开展联合执法行动。商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日常监管;公安部门负责打击废品收购过程中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现场秩序;生态环境部门负责查处废品收购站的环境违法行为;市场监管部门负责查处无照经营等违法行为;城管部门负责查处废品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