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小球滤过率公式
肾小球滤过率公式
肾小球滤过率公式
肾小球滤过率
定义:
肾小球滤过率(GFR,glomerularfiltrationrate)就就是指单位时间(通常为1min)内两肾生成滤液得量,正常成人为90-125mL/min左右。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得比值称为滤过分数。每分钟肾血浆流量约660ml,故滤过分数为125/660×100%≈19%。这一结果表明,流经肾得血浆约有1/5由肾小球滤入囊腔生成原尿。肾小球滤过率和滤过分数就就是衡量肾功能得指标。
正常范围:
成人:90-125mL/min,低于60mL/min时,则认为已经处于慢性肾衰疾病三期得状态,需要认真进行治疗,降低也见于肾实质性损伤及失水引起得血液浓缩,滤过能力下降。增高可发于糖尿病、高血压等得并发症,引起蛋白尿、血尿等。
儿童:40-65mL/min。
相关指标:
肾小球滤过率反应肾小球得滤过能力,与多种尿指标水平和血液学指标水平相关。
1)血清胱抑素C,机体所有有核细胞均可表达和生成该蛋白质,浓度相对恒定。循环血液中Cys-C能自由透过肾小球,在近曲小管几乎全部被上皮细胞摄取并分解,尿中仅微量排出。并且不受年龄、身高、饮食、恶性肿瘤等影响,就就是反映肾小球滤过率得敏感和特异指标,优于血清肌酐。
2)血清肌酐,血肌酐几乎全部被肾小球滤过,且不被肾小管重吸收,正常情况下,体内肌酐生成速率稳定,因此可用于计算肾小球滤过率。与之成负相关。
3)血清尿素,通常自由滤过肾小球,原尿中50%尿素氮再由肾小管集合重吸收,与肾小球滤过率成负相关。
4)血清α1-微球蛋白,通常自由滤过肾小球,再由近曲小管上皮细胞重摄取和分解,升高多见于各种原因所致肾小球滤过功能损伤,与滤过率成负相关,指标相关性与利用血清胱抑素C计算肾小球滤过率得诊断性能相当。
5)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血清β2微球蛋白与α1-微球蛋白作用原理类似。
6)尿微量白蛋白、尿总蛋白,通常与肾小球滤过率成正相关。
计算公式:
CKD-EPI公式
该公式发布于2009年,相对于之前应用较为普遍得MDRD公式更为准确。该公式共分为三种形式:
?CKD-EPICYS-C
其中a:CYSC≤0、8mg/L,a=-0、499;CYSC>0、8mg/L,a=-1、328
?CKD-EPICRE
其中a:黑人:女性:166;男性:163
白人或其她人种:女性:144;男性:141
b:女性:0、7;男性:0、9
c:女性,CRE≤0、7,a=-0、329;CRE>0、7,a=-1、209
男性:CRE≤0、9,a=-0、411;CRE0、9,a=-1、209
age:年龄,单位岁
CRE:血清肌酐浓度水平,单位mg/dL,(肌酐分子量113、1,则1mg/dL=88、42μmol/L,1μmol/L=0、01131mg/dL)
?CKD-EPICRE-Cys-C
其中b:女性0、7;男性:0、9
a:女性:CRE≤0、7,a=-0、248;CRE>0、7,a=-0、601
男性,CRE≤0、9,a=-0、207;CRE>0、9,a=-0、601
c:CYSC≤0、8mg/L,b=-0、375;CYSC0、8mg/L,b=-0、711
MDRD公式:
该公式发表于1999年,原始公式采用肌酐苦味酸法试剂测定血清肌酐,用接近GFR真值得碘(125I)海醇肾脏清除率作为GFR参考值(rGFR)。获得肾脏病预后生存指南(K/DOQI,美国全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发起)得推荐。
该公式需要用到CRE(血清肌酐)、BUN(血清尿素氮)、ALB(血清白蛋白)、年龄、身高、体重,共6项指标,后改良去掉BUN、ALB两项指标,比较繁琐,并且有研究认为,该公式更适宜于GFR下降得患者,对正常人并不合适。
[1]
其中CRE:血清肌酐,单位;
BUN:血清尿素氮,单位;
ALB:血清白蛋白,单位;
IMDS-MDRD公式
该公式为原研究人员于2006年改良,采用更准确得同位素稀释质谱法(IDMS-Traceable)测量1628例临床样本进行验证。
其中CRE单位mg/dL,age单位年。
同年美国肾脏病协会杂志发表了公式得另一个变型,相比较而言,新得变型公式提高了肌酐在公式中得占比,减弱了年龄得影响成分: [2]
经过中国人改良得MDRD公式
该公式由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牵头得我国9个肾脏病中心组成eGFR协作组,经过检验原始MDRD公式,并于2006年,协作组纳入684例CKD患者,通过添加种族系数对MDRD原始公式进行本土化而得到:
注1:以上公式均需要核算到标准体表面积下得肾小球滤过率eGFR*。标准体表面积为1、73m2,核算方法为:
,其中V为体表面积,单位m2。
,其中体重单位kg,身高单位cm。
注2:肌酐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