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电峰值记录仪
雷电峰值记录仪油库专用结构原理
碎杆极
河南星辰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部:薛淑芳
雷电峰值记录仪(油库专用)的结构原理主要基于电磁感应和数字化处理技术,以下是对其
结构原理的详细说明:
结构组成
雷电峰值记录仪通常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传感器(罗氏线圈):
罗氏线圈是一种特殊结构的空心线圈,不含铁芯,因此不存在磁饱和问题,也不受被测电流
大小的限制。
当雷电流经过安装有罗氏线圈的泄放通道时,罗氏线圈会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雷电流产生
的磁场变化感应出相应的电动势。
信号处理电路:
罗氏线圈感应出的电动势信号通过积分电路转换成电压信号,然后传送至内部电路。
内部电路包含放大处理电路及波形调整电路,用于对电压信号进行进一步处理,以提取出雷
电流的峰值、极性、时间戳等关键参数。
中央处理单元(CPU):
中央处理单元是雷电峰值记录仪的核心部件,负责接收并处理来自信号处理电路的数据。
它通过A/D转换模块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存储。
数据存储与通信模块:
雷电峰值记录仪通常具备数据存储功能,可以记录雷电发生的时间、强度、极性等信息。
数据存储模块支持通过U盘快速导出数据,存储格式为CSV,便于后续分析。
部分雷电峰值记录仪还支持远程数据传输功能,如通过RS485、GPRS等通信方式将数据上
传至监控平台。
电源与防护模块:
雷电峰值记录仪通常采用光伏+蓄电池供电模式,无需外接电源,降低了部署成本。
电源模块设计有雷电防护电路,以保护设备免受雷电电磁脉冲的损害。
工作原理
雷电峰值记录仪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雷电检测:
当雷电流经过罗氏线圈时,罗氏线圈通过电磁感应原理感应出电动势信号。
信号转换与处理:
电动势信号通过积分电路转换成电压信号,并经过放大处理电路及波形调整电路进行处理。
处理后的信号被传送至中央处理单元进行A/D转换和数据分析。
数据记录与存储:
中央处理单元提取出雷电流的峰值、极性、时间戳等关键参数,并将其记录在数据存储模块
中。
数据传输与预警:
部分雷电峰值记录仪支持远程数据传输功能,可以将记录的数据上传至监控平台。
当雷电峰值超过预设阈值时,雷电峰值记录仪还可以通过报警继电器和蜂鸣器输出声光报
警,提醒用户采取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