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级语文——《苏武牧羊》教学设
计之四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10个生字,会写本课的8个生字。正确、流利地
朗读课文,能给课文加小标题。
2.理解课文内容,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
教学准备
学生搜集的材料,挂图,视频材料(《汉武大帝》中李陵去北海
劝解苏武段)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读10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把课文读通读顺。
2.用加小标题的方式理解课文脉络。
教学重点:
1
学习生字新词。
教学难点:
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
小黑板、《苏武牧羊》歌曲
教学过程:
一、导入:欣赏歌曲《苏武牧羊》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民歌,歌曲里歌唱的苏武是我国历史上著名
的民族英雄。汉武帝时,苏武奉命出使匈奴,被匈奴扣留十九年,正
如歌曲所唱,苏武历尽艰辛,持节不屈,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光耀千
古的英雄。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苏武,走进他充满血泪而又辉煌无比
的人生。(板书课题:苏武牧羊)
二、预习检查,初读课文
1.学生分小组在课前预习基础上自由读课文,疏通字词。
(1)字
①会认的字:匈、(单)、郎、刑、玷、污、窖、毡、羔、昭
②会写的字:匈、奴、臣、郎、污、羔、忠、贞
要求:读准字音;会写的字,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下下紧凑,下
面稍大;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左右的宽窄。
2
(2)词
匈奴单于旌节旷无人烟
2.想想课文主要说了什么事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
1.苏武是怎样的一个人把描写苏武言行的句子找出来细读书,
指名读、分组读、齐读,体会苏武的品格。
2.结合自己找出的句子,说说自己的感悟,鼓励学生说出自己
的独特的理解。(把找出的句子读一读,谈谈自己的理解,教师适时
指导点拨)重点句子、词语的指导:
(1)我身为汉朝使者,让我投降,就是玷污了我的使命,绝对办
不到。
(2)渴了,就用手接着从门缝里飘落进来的雪花止渴,饿了,就
撕下身上的羊皮毡片充饥。
(在行动上感司苏武为守节而表现的贫*不能移的民族气节和坚
强的意志)
(3)苏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汉朝的使臣,念念不忘没有完成
的使命,盼望着有一天能够带着旌节返回到故乡。
3.拟小标题,理清脉络
本文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下面请同学们给文章的情节
3
添加小标题,以此把握文章的脉络。
(1)学生各自提出自己概括的小标题
(2)全班进行讨论筛选,评选出最佳小标题。
要求:小标题要准确概括情节变化,并尽量展现人物性格特点,
同时注意语言的通顺凝练。
板书计划:
苏武牧羊
1.互派使者,释放使臣。2.出使匈奴,祸及汉使。
3.含雪吞毡,矢志不渝。4.北海牧羊,忠贞如一。
5.汉匈和好,请还苏武。6.历尽艰难,发白归汉。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精读课文,体会文中的人格特征与魅力,学习文章塑造人物和艺
术手法。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性格
教学难点:
总结文章的表现手法
教学准备:
4
学生课前收集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让学生讲《苏武牧羊》的故事。让学生思考苏武到底是怎样的一
个人
(过渡)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苏武牧羊》。通过上节课的学
习,我们知道本文讲的是汉朝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
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
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作者是怎样写这个人物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