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当代神农氏》教学设计.pdf
文件大小:331.6 KB
总页数:10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4.57千字
文档摘要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当代神农氏》教学

设计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七单元

首篇。

教材分析:

本文以《当代神农氏》为题,把杂交水稻之父;一;;一;袁隆平比作

我们的祖先炎帝,这是作者及全世界人民对袁隆平的高度评价。文章

讲述了他从1964年到1975年这10多年里,顶着巨大的压力,在十

分艰苦的条件下,成功培育杂交水稻的故事。文章从四个方面表现了

袁隆平不计个人得失,献身科学事业的伟大精神,表达了作者对袁隆

平的歌颂和崇敬之情。

学生分析:

学生对写人的记叙文已经熟悉,文章采用倒叙的方法,也激发了

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章结构特点鲜明,学生在熟读课文之后,可以概

括每个片断内容(或拟小标题),并通过合作探究可以总结这四个片

断从哪些方面表现了袁隆平的科学精神。

1

设计理念:

依据课改精神,以学生为主体,提高人文素养,重视学生的情感、

态度、价值观为指导,设计上体现以下几点:

1、体现教材的思想情感教育价值:培养青少年从小立志报国,

热爱科学、崇尚科学、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精神是本单元教学的重

点。通过教学发挥杰出人物的榜样作用和本文的熏陶和感染作用。

2、体现知识传播教育价值:学生在阅读中通过查阅资料,对水

稻育种知识,袁隆平、神农氏等人物有一个再认识。

3、体现技能训练价值:在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

通过四个片断中重点词句理解,来体会如何表达文章中心,同时学习

通过几个生活工作片断来写人和倒叙的手法。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并掌握岌岌可危、沁人心脾、万籁俱寂、肆虐、晨曦等

词语。

(2)学习袁隆平具有的坚持不懈、敢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3)引导学生抓住句子中的重点词语,体会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

2

(1)通过多读、有感情地朗读,达到理解本课的目的。

(2)抓住关键词,体会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

(3)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袁隆平具有的崇高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会袁隆平具有的科学严谨、执著追求的精神。激发学

生培养自己的怀疑、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学会岌岌可危、沁人心脾、万籁俱寂、肆虐、晨曦五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结构。

3、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能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宝鸡是炎帝故里,你们知道炎帝的

传说吗(学生讲有关炎帝神农氏的故事)。那么,同学们知道当代神

农氏指的是谁吗(板书:袁隆平)。人们为什么称袁隆平为当代神农

氏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二、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词。

2、学生互相交流,扫清文字障碍。

3

3、小组合作读课文,读中巩固识字,能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4、学生根据预习情况介绍袁隆平的事迹。

5、教师简介袁隆平。

三、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熟悉内容

2、根据每部分内容。

3、分四个片断来分析。采用小标题的形式把握其内容。

(片断一:奇思妙想;片断二:迎难而上;片断三:艰难寻找;

片断四:终获成功。)

同学们可自行设计小标题,但要注意每部分的小标题要能够概括

出这部分的主要内容,标题力求简洁、有吸引力。

四、自主学习,提出质疑

1、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片断进行学习。

2、同桌互相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3、提出质疑:

(1)为什么说袁隆平是当代神农氏

(2)学生根据题目讨论、交流。

(3)反馈学习讨论情况。

(将袁隆平比作神农氏,是运用比喻的方法,体现他对人类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