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孟子语录》教学设计.pdf
文件大小:104.12 KB
总页数:3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1.34千字
文档摘要

浙教版六年级语文——《孟子语录》教学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有关孟子和孟子的思想;掌握文中重点词

语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熟练的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准确把

握课文主旨。

3、情感、态度、价值观: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内涵;提升自

身素质和能力,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

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掌握文中重点词语的含义,准确理解舍生取义的思想

内涵。

教学难点

兼得和舍生取义二词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师范读,生体会。

二、介绍相关资讯:

1

1、作家作品:

孟子:名轲,字子舆,鲁国邹人。相传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

弟子,战国时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散文家。

《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

想。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2、题目赏析:本文选自《孟子middot;告子上》。本文就以鱼和

熊掌作比喻,巧妙的回答了人在一生中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作出正确

选择的问题。

三、再读课文,积累相关词语。

四、师生共同赏析课文,掌握关键词语。

欲:想得到的亦:也子得兼:该词位置前后颠倒,应作兼得,译

作同时得到。舍:舍弃

五、师生交流,小组合作写出文章结构提示:

六、生合作探究后总结文章主旨:

本文是孟子的一段语录,以鱼和熊掌设喻,说明舍生取义的道理。

七、处理课后习题。

八、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2

熊掌

舍鱼

孟子(约公元前372;一;;一;前289)名轲,自子舆。战国时邹国

(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

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是孟子与

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

个性修养等。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

《告子》《尽心》等七篇。本文选自《孟子middot;告子》,原文如下:

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

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

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

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

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

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