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强化学科实践 构建“三型”课堂.docx
文件大小:43.14 KB
总页数:8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5.8千字
文档摘要

强化学科实践构建“三型”课堂

摘要:学科实践体现了从教走向学的育人方式变革,而活动型、思维型、育人型课堂相辅相成、有机统一,有助于强化学科实践。探索学科典型学习方式以创设活动型课堂时,需要以核心素养为统领、以学生品质为基础、以真实生活为纽带;开展学科系统教学设计以打造思维型课堂时,需要聚焦“关联点”、撬动“共情点”、找出“争议点”;打造学思悟行闭环实践以生成育人型课堂时,需要以情感认同为本、以水平进阶为基、以质量提升为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活动为载体、以思维为导向、以育人为目标,培育学生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键词:学科实践;活动型课堂;思维型课堂;育人型课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学科实践是指具有学科意蕴的典型实践,即学科专业共同体怀着共享的愿景与价值观,运用该学科的概念、思想与工具,整合心理过程与操控技能,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的一套典型做法[1]。它体现了从教走向学的育人方式变革。《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强调要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科实践,既是教师顺应变革的应有之义,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必经之路。下面,笔者以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八课中的“我们的梦想”教学为例,阐述强化学科实践,打造活动型、思维型、育人型这“三型”课堂的路径。

一、探索学科典型学习方式,创设活动型课堂

学科实践强调在学科中探究学习,通过实践得知真理。《课程标准》指出:积极探索议题式、体验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方法;采取热点分析、角色扮演、情境体验、模拟活动等方式;通过参观访问、现场观摩、志愿服务等方式走向社会。“知行合一”的学科核心价值决定了学科的育人态势,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合作的实践、探究和体验,鼓励学生走向社会、走向生活,并在教学中将说理与启发引导有机结合,真正实现以例说理、以理服人。学科实践视域下活动型课堂的创设有以下三条路径。

(一)以核心素养为统领,创设学习情境

《课程标准》指出,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情境性是核心素养的特性之一,主要体现在学科实践中,旨在促进复杂情境中知识的迁移、应用、创造。因此,探索学科典型学习方式首先应以核心素养为纲、以学习为主线、以生活为基础,在学段目标的指引下整合教材内容,创设学习情境。

如在“我们的梦想”教学中,为落实政治认同、责任意识核心素养,笔者以“理解中国梦的内涵,树立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理想”为目标导向,确定以项目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创设如下学习情境。

我校将举办“循玉育人”科创节,现场游园环节开设致敬中国科学家展览活动。请以黄令仪的追梦历程为主线,制作一份主题为“致敬龙芯之母,赓续复兴之梦”的小报,届时用于现场展览。

学科实践注重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将学科知识所蕴含的观念、思维和方法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这节课,笔者借助学校科创节的现场小报展示活动创设育人情境,促使学生在小报的设计中运用学科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发展学科思维,并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

(二)以学生品质为基础,搭载学习活动

课程意识下的教学关注人本身,因此探索学科典型学习方式的关键是教师要依据学生的知识背景、发展规律、身心特点等选择学习方式。活动型课堂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真实地探究和解决问题,最终获得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提升[2]。因此,只有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其思维进阶。此外,教师要适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尤其要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自身的困惑。

如在“我们的梦想”教学中,笔者综合运用情境分析、模拟活动等方式落实活动型课堂的要求,并设置了如下活动。

(1)调查活动:课前进行调查,搜集新中国成立以来用毕生心血追求强国梦的人物事例,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2)小组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并分享和交流,完成项目任务。

(3)情境探究:扮演黄令仪和龙芯团队,再现龙芯研制攻关场景,总结新时代以来龙芯新征程给我们的启示。

学习活动是推进课堂的动力。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材料搜集、知识汇编等,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将活动与学科知识融合,促进学生将复杂的学科知识简单化、体系化,真正实现集知识迁移、能力提升和思维培养于一体,触发深度学习,从而体现课程的育人价值。

(三)以真实生活为纽带,联结知识素养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知识逻辑走向学习逻辑和做事逻辑。活动型课堂不必囿于时间和空间,课后实践不仅是对知识的迁移和升华,还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关键路径。

如在“我们的梦想”教学中,笔者将学生制作的小报展示在学校“循玉育人”科创节的活动现场,并邀请学生在“赓续复兴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