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五下【专项练习】第8单元阅读:感受幽默风趣的语言.docx
文件大小:95.38 KB
总页数:4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3.28千字
文档摘要

PAGE1

阅读素养:感受幽默风趣的语言

杭小语备课室编写

PAGE

五下第八单元阅读素养专项练习

感受幽默风趣的语言

【阅读一】

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小时了了①

孔文举②年十岁,甚聪惠,常语出惊人,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③陈韪(wěi)则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应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注释:①了了:聪明。②孔文举:孔融,字文举。③太中大夫:古代官职。

1.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父不在,乃呼儿出。()

(3)宾客莫不奇之。()()

2.下面各句朗读节奏的标画有错误的是()

A.梁国/杨氏子/九岁

B.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C.宾客/莫不/奇之

3.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语句的意思。

(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举应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比较杨氏之子和孔文举回应大人的话,以下分析有误的是()

A.杨氏子和孔文举都表现出了思维敏捷、能言善辩的特点。

B.杨氏子和孔文举回应大人的话时,都显得彬彬有礼,很有礼貌。

C.杨氏子以否定的方式回应孔君平,孔文举则以肯定的方式进行了回应。

D.杨氏子回应的话语气比较委婉,孔文举回应的话语气比较强烈。

【阅读二】

我是猫

夏目漱石

①我虽说是猫,却并不挑食,不管什么,能填饱肚子就行。因此,如今想吃年糕,绝非贪馋的结果,而是从“能吃便吃”的观点出发。我思忖,主人也许会有吃剩的年糕放在厨房里,于是,便向厨房走去。

②粘在碗底的还是早晨见过的那块年糕。坦率地说,年糕这玩意儿,我至今还未曾粘过牙哩。展眼一瞧,好像又香又疹人。我搭上前爪,将粘在表面的菜叶挠下来。一瞧,爪子上沾了一层年糕的外皮,黏糊糊的;一闻,就像把锅里的饭装进饭桶里时所散发的香气。

③我向四周扫了一眼,吃呢,还是不吃?不知是走运,还是倒霉,连个人影都看不见。女仆在门外踢毽子,小孩儿在里屋唱着歌。若想吃,趁此刻,如果坐失良机,只好胡混光阴,直到明年也不知道年糕是什么滋味。刹那间,我虽说是猫,倒也悟出一条真理:(1)______________

④其实,我并不那么想吃年糕。相反,越是仔细看它在碗底里的丑样,越觉得疹人。这时,假如女仆拉开厨房门,或是听见屋里孩子们的脚步声向这边走来,我就会毫不吝惜地放弃那只碗而且直到明年,再也不想那年糕的事了。然而,一个人也没来。不管怎么迟疑、徘徊,也仍然不见一个人影。这时,心里在催促自己:“还不快吃!”

⑤我一边盯住碗底一边想:假如有人来才好呢!可是,终于没人来,也就终于非吃年糕不可了。于是,我将全身重量压向碗底,将年糕的一角叼住一寸多长。使出这么大的力气叼住,按说,差不多的东西都会被咬断的。然而,我大吃一惊。当我以为已经咬断而将要拔出牙齿时,去怎么也拔不动。本想再咬一下,可牙齿又动弹不得。当我意识到这年糕原来是个妖怪时,已迟了。宛如陷进泥沼的人越是急着要拔出脚来,却越陷得深;越咬,嘴却越不中用,牙齿一动不动了。那东西倒是很有嚼头,但却对它奈何不得。正烦躁之时,我忽地又悟到了第二条真理:(2)________________

⑥真理已经发现了两条,但因年糕粘住牙,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牙被年糕牢牢地钳住,就被拔掉了似的疼。若不快些咬断它逃跑,女仆可就要来了。孩子们的歌声已停,一定是朝厨房奔来。烦躁已极,便将尾巴摇了几圈儿,却不见任何功效。将耳朵竖起再垂下,仍是没用。想来,耳朵和尾巴都与年糕无关,摇尾竖耳,也都枉然,所以干脆作罢。急中生智,只好借助前爪之力拂掉年糕。我先抬起右爪,在嘴巴周围来回摩挲,可这并不是靠摩挲就能除掉的。着抬起左爪,以口为中心画了个圆圈儿。单靠如此咒语,还是摆脱不掉妖怪。心想:最重要的是忍耐,便左右爪交替着伸缩。然而,牙齿依然嵌在年糕里。唉,这太麻烦,干脆双爪一齐来吧!谁知这下,破天荒第一次,两只脚竟然直立起来。我都觉得我已经不是猫了。

⑦可是,到了这种地步,是不是猫,又有何干?无论如何,不把年糕这个妖怪打倒,决不罢休,便大鼓干劲儿,两爪在妖怪的脸上胡抓乱挠。由于前爪用力过猛,常常失重,险些跌倒。必须用后爪调整姿势,又不能总站在一个地方,只得在厨房里到处转着圈儿跑。跑着,转着,第三条真理又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