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2025年清华版(2024)(贵州)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表格版 附目录P85).docx
文件大小:107.58 KB
总页数:115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4.65万字
文档摘要

清华版(2024)(贵州)小学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

目录

第1单元视频通话--体验信息生活

第1课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社会

第2课学用身边的数字设备--揭秘计算机

第3课畅游互联网--连接网络

第4课即时视频通话--数字公民与虚拟身份

第2单元旅行计划--整理信息资源

第1课搜索旅行信息--学用搜索引擎

第2课编辑旅行计划--学用文本编辑

第3课制作旅行预算表--学用表格

第4课创建专属文件夹--学会管理文件

第3单元分享生活--多媒体与社交网络

第1课认识社交媒体--分享工具及方式

第2课设计精美图片--用图片记录见闻

第3课分享个性铃声--用音乐表达想法

第4课录制精彩视频--用视频交流分享

全册教学设计

第1单元视频通话--体验信息生活

第1课走进信息社会--信息与信息社会

学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教材内容

1.介绍信息的概念和特点,包括信息的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等。

2.阐述信息社会的特征,如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等。

3.引导学生思考信息对生活的影响,如改变沟通方式、促进学习等。

4.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信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学生情况

1.认知特点

三年级学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好奇心,但对信息的概念和信息社会的理解较为抽象。他们以形象思维为主,喜欢通过具体的例子来理解抽象概念。

2.学习能力

具备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理解复杂概念和进行抽象思维时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需要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保持学习兴趣。

3.兴趣爱好

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喜欢探索和尝试新的技术。对视频通话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

设计理念

1.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中学习知识。

2.情境导入:通过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情境,引入信息和信息社会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案例分析:运用具体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概念,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操作:安排适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信息的传递和处理,加深对信息社会的理解。

5.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信息的概念和特点。

(2)认识信息社会的特征。

(3)掌握信息在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案例,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社会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信息的概念和特点。

(2)信息社会的特征。

2.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抽象的信息概念。

(2)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信息社会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播放一段视频通话的场景,如学生与家人进行视频通话的片段。

视频内容:展示学生与家人通过手机或电脑进行视频通话,互相问候、分享生活中的趣事。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进行过视频通话呢?视频通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便利呢?

学生回答:有进行过视频通话。视频通话可以让我们和远方的亲人朋友随时联系,很方便。

3.教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从视频通话这个话题开始,走进信息社会,了解信息与信息社会。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视频通话的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课题,让学生初步感受信息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讲授新课

1.信息的概念和特点

(1)教师通过举例说明信息的概念,如天气预报、新闻报道、课程表等都是信息。

举例说明:天气预报告诉我们未来的天气情况,新闻报道让我们了解国内外的大事,课程表告诉我们每天的上课安排,这些都是信息。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信息的特点,如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等。

普遍性:信息无处不在,我们身边充满了各种信息,如声音、图像、文字等。

依附性:信息必须依附于一定的载体才能存在,如文字信息依附于纸张、声音信息依附于空气等。

共享性:信息可以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不会因为被使用而减少或消失。

(3)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能举出哪些例子来说明信息的特点呢?

学生回答:我们在学校听到的广播也是信息,它具有普遍性。我们看的书是信息的载体,说明信息具有依附性。我们和同学分享一个好消息,说明信息具有共享性。

(4)教师总结:同学们说得很对。信息具有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等特点。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社会中,信息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设计意图:通过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