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文件名称:内窥镜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通用要求.pdf
文件大小:194.01 KB
总页数:6 页
更新时间:2025-06-25
总字数:约3.76千字
文档摘要

ICS00.000.00

CCSX00

团体标准

T/CEATECXXX—2025

内窥镜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通用要求

Generalrequirementsformulti-modalimagefusiontechnologyof

endoscopes

(设计草案)

2025-X-XX发布2025-X-XX实施

中国欧洲经济技术合作协会发布

T/XXXXXX—2025

内窥镜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通用要求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内窥镜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的技术要求、性能指标、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医用内窥镜系统中,将光学成像、功能成像、分子成像等多模态影像进行融合的技术

研发、设备制造及临床应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6108医用电子内窥镜图像处理器和摄像头

YY/T1714医用内窥镜软性内窥镜图像质量评价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内窥镜多模态影像融合endoscopicmultimodalimagefusion

通过算法将两种或以上模态的内窥镜影像进行空间配准与像素级融合,生成包含多维度信息的复合

影像的技术。

3.2

配准精度registrationaccuracy

多模态影像中对应解剖结构的空间位置偏差,以像素或物理距离(mm)表示。

3.3

融合分辨率integrationresolution

融合影像中可分辨的最小结构尺寸,反映多模态信息的细节保留能力。

4技术要求

4.1系统组成要求

4.1.1硬件模块:

影像采集单元:需至少支持2种模态成像,分辨率≥1920×1080像素。

融合处理单元:配备专用图形处理器(GPU)或神经网络计算单元,支持实时融合。

显示单元:高动态范围(HDR)显示器,对比度≥1000:1,色域覆盖≥95%sRGB。

4.1.2软件功能:

配准算法:支持基于特征点、灰度值或深度学习的自动配准,手动配准误差≤0.5像素。

3

T/XXXXXX—2025

融合模式:提供伪彩色融合、透明度叠加等至少3种显示模式,支持用户自定义参数。

4.2环境要求

4.2.1工作温度:

10℃~40℃。

4.2.2相对湿度:

30%~75%。

4.2.3洁净要求:

与内窥镜主机共同使用时,需符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对设备表面的清洁消毒规范。

4.3安全要求

4.3.1辐射安全:

涉及激光或射线的模态需配备防护装置,泄漏剂量≤1μSv/h。

4.3.2电气安全:

符合医用电气设备基本安全要求,接地电阻≤0.1Ω。

4.3.3数据安全:

患者影像数据需加密存储与传输。

5性能指标

5.1配准精度

5.1.1空间配准误差:

≤0.3mm(针对硬性内窥镜)或≤0.5mm(针对软性内窥镜)。

5.1.2时间配准误差:

多模态影像采集时间差≤50ms,确保动态场景下的同步性。

5.2融合分辨率

硬性内窥镜融合影像:≥50lp/